“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赛迎来“30进6”复活赛

时间:2013-09-04来源:光明网编辑:王晓磊

2013年8月15日下午,第六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迎来了“30进6”最后一场比赛即复活赛,六名淘汰选手齐聚舞台,虽然他们中间只有一位选手能够重新回到汉语大赛的舞台上,但他们的梦想仍在继续。最终,英国绅士马佳睦成为最后一位晋级6强的选手。

从8月12日以来,连续五场“30进6”平行赛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其中有精彩晋级带来的激动,也有实力选手意外落马带来的遗憾。为了弥补缺憾,在每场淘汰的选手中将由导师挑选6人进行四个环节的复活赛,最终决出1名选手同前面的5人共同进入6强。现场还邀请到多家媒体和观众,组成大众评审团为选手打分。本场主持人是鲁健和叶迎春,三位评审兼导师除了著名表演艺术家瞿弦和和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康震外,新闻联播组派出了康辉。

第一个环节是“汉语好声音”,选手不露面,发表时长一分钟的即兴演讲,大众评委通过盲听进行评分。澳大利亚的“苏珊大妈”罗苏惠讲述了一个森林里迷路的男孩在袋鼠的带领下走出迷途的故事,言语间透着对袋鼠的喜爱;才貌双全的乌兹别克斯坦美女谭美以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先声夺人,表达了自己对项羽的钦慕,希望遇到项羽一样的英雄;深情唱着“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的英国英俊小生马佳睦,谈到了自己的中国爸妈,来北京参赛是带着他们的希望与祝福,感情真挚,声音哽咽;身着一袭旗袍的法国女孩马睿捷喊出了“妈妈,我爱你”,以情动人;而一身长袍的苏丹选手阿木声情并茂地讲了一个串门见朋友的笑话,马三立式的冷幽默引来全场爆笑;深受哲学思辨影响的挪威选手金自洋朗诵了他创作的七言律诗《癸巳年七月初一梦至京城》,“灿灿幽州为众向,巍巍央视是吾求”,深厚的古文造诣令观众和评委惊叹不已。第一环节结束后,大众评审团给出得分,马佳睦暂居第一位,比赛进入到“听力冲击波”环节。

第二环节考验的是选手的汉语听力和表达能力,在收听完一段汉语录音后,选手要在一分钟内回答一道与听力相关的问题和一道开放式的问题。听力题语速快,信息量大,还会掺杂方言,故此环节被导师称为最难的环节。这个环节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马睿捷,她不仅听出了第一道客观题的答案,而且谈到她喜欢读爱情小说,最近在读《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看似不张扬,内心有主张”,马睿捷表现沉稳淡定。

经过这两个环节的累计得分后,位列后两位的金自洋和阿木未能翻盘,就此止步。此时马佳睦暂居第一位。4名选手进入到“汉语知多少”的第三环节。此环节采用单循环赛制,4名选手分别排列组合成三组,每组抢答3道题,积分最高的2位选手将进入到最后的“终极比拼”。这一环节的比拼剑拔弩张,扣人心弦,罗苏惠和谭美表现优异。经过前三环节积分累积,马佳睦和罗苏惠比分相近,分别以293分和290分的高分进入终极比拼。马睿捷和谭美憾失舞台。

第四环节需要选手要在1分钟之内展示与语言相关的绝活,每位导师有30分分值,由他们决定30分加给谁。罗苏惠和马佳睦都选择了唱的方式,只不过,一个唱的是报菜名,一个唱的是《我爱你中国》,罗苏惠化身“赵丽蓉”,展现了喜剧天分。马佳睦感情充沛,表达了对中国的深情厚谊。经过最后的展示,康震老师把手中的30分投给了马佳睦,他认为,从语言基础、表达准确性、整体素质来看,马佳睦都略胜一筹。“为了让悬念更悬一点儿”,康辉把30分投给了罗苏惠。瞿弦和把最为关键的30分投给了马佳睦。英国绅士马佳睦置之死地而后生,最终以353的高分成功晋级,成为最后一个获得晋级六级通行证的选手。

至此为止,汉语大赛六强选手全部诞生,他们分别是贝宁选手陈帝、朝鲜选手金玉、哈萨克斯坦选手米德吾、埃及选手馨玥、韩国选手金秀珍和英国选手马佳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