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上海赛区预赛成功举办

时间:2013-06-03来源:光明网编辑:赵爽霄

    第六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上海赛区预赛于2013年5月30日在上海大学举办。经过各高校的前期筛选,来自16个国家的18名选手角逐出三名进京名额。最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昆山校区)的古巴小伙儿吴迪、上海大学的俄罗斯美女卡佳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哈萨克斯坦美女艾莉娜成功晋级,并将于八月进京参加全国总决赛。

  十八般“武艺” 样样精通

  23岁的吴迪来自古巴,留着南美当地的发型,十分吸引眼球。人如其名,果然无敌,成功抢占上海赛区第一位直接晋级全国总决赛的名额。在古巴,他的专业就是中文,所以汉语十分流利,口音纯正。他的表达也条理清楚,层层展开,评委老师还夸他“没有背稿子,而是临场发挥,现场表现得很好”。他高歌一曲《我要飞得更高》,又应评委的要求,现场朗诵一首《乡愁》。他结合肢体语言,将自己对祖国的思念抒发得淋漓尽致,场面十分感人,听得评委老师杨静的眼眶都红了。

  俄罗斯的卡佳以一身大红色的京剧戏服亮相,惊艳全场。她的经历丰富,在中国的南方北方都生活过,上海话和东北话都讲得“贼流”。她最喜欢的是中国的地方戏曲和民歌,并为大家演唱了黄梅戏《女驸马》的选段。她挥舞水袖,摇曳生姿;一颦一足,活灵活现;声音甜美,大方端庄。评委问她会不会昆曲,她很坦诚地回答“不会”。但是她说会唱京剧,又为大家来了一段京剧《苏三起解》,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她还对中医十分感兴趣,曾用艾酒治疗过颈椎。大家都对她多样的经历赞叹不已。

 哈萨克斯坦的艾莉娜自信干练,风趣幽默。她问大家“我长得漂亮吗?”,然后又故意谦虚地说:“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她喜欢写诗,脱稿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交大,我爱你》,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深深情意。她能文能武,又表演了“艾莉娜功夫”— 膝盖顶足球,身手灵活,技艺高超,仿佛足球会自动回到她的膝盖上一样。她还是个国际象棋高手,并将学象棋和学语言的技巧融会贯通。她说“学象棋增强了她对语言的判断力以及写文章的逻辑性”。

  其他选手也有不俗的表现。越南的陈氏兰对中国文化十分了解,已是信手拈来。她一身汉服,一上场就说自己“小女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谈到自己名字中的“兰”时,她说“兰花是‘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在才艺展示环节,她和朋友扮演梁山伯和祝英台,把中国的流行歌曲《爱情买卖》、《小酒窝》等都融入到了表演中,还不忘调侃一句“ 女汉子”,全场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老挝的卫立国一上场就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他说自己是“卫生间的‘卫’,小名是李小龙,音同上海小笼包的‘笼’”。他能歌善舞,又是富有动感的街舞,又是邓丽君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样样在行。评委问他对海派文化的了解,什么“石库门”、“旗袍”等等,他都对答如流。美国的傅志高有着典型的美式幽默:“我是个个子不高、头发不黄、眼睛不蓝的美国人。”他擅长演奏单簧管,一曲结束,全场观众都意犹未尽,沉醉其中。评委问他对“物极必反”的理解,他没有慌张,而是淡定地回答道:“这句话出自《老子》,意思是事情的发展不会一直向前,而是会有转折点。” 各位选手在这个舞台上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中文和才艺,也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预赛的主持人由泰国版的“莫文蔚”杨琳来担任。她是第五届汉语大赛全国前20强入围选手,现在在上海大学读博士。这次她在自己的母校“主场作战”,更是如鱼得水。比赛现场,她伶牙俐齿,台风沉稳,整场比赛因为她的出色表现更具活力和乐趣。她还不忘调节气氛安慰选手,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上海赛区的三位评委分别是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杨静女士、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著名主持人王东先生和上海市文化研究所所长张良仁先生。

  CCTV“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由中央电视台与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联合主办,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承办,参赛对象为非中国籍、母语为非汉语的在华留学生,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上海赛区预赛由上海大学大学承办,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昆山校区)等八所知名高校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