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以下经典语录中,不属于诸子百家范畴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C.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D.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B

【知识点】:

这四条经典语录分别出自儒家、释家、道家、法家四家。A 选项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体现了儒家仁、义和孝道的思想;B 选项出自《金刚经》,意思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于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体现了佛家无常的思想;C 选项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不善良的存在。” 体现了道家辩证的思想体系;D 选项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意思是:“主上太过宽爱,法令就无法立足; 主上威信不够,下层就会反抗上层。” 体现了法家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但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术派别的统称,不包括佛家。佛法的正式传入时间是在东汉年间,而在中国正式发展传播,是在隋唐时期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下列哪项不是诸子百家中兵家的著作?

A.《吴子》

B.《六韬》

C.《鬼谷子》

D.《司马法》

C

【知识点】:

《鬼谷子》,战国诸子百家中道家、纵横家鼻祖 “鬼谷子” 王诩的著作。吴起,战国初期卫国濮人,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后在鲁国、魏国、楚国做官,军事、政治才能卓越,兵家代表人物,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 “孙吴”,著有《吴子》(又称《吴起兵法》或《吴子兵法》),《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由太公望(即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司马法》,是重要的春秋时期军事著作之一。据唐朝宰相李靖所说,《司马法》本出自姜太公之手,商周秦汉的大司马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国防部长,《司马法》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国防部颁发的作战条例,而姜太公曾担任周文王的大司马,故有周之《司马法》出自姜太公之说。《司马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还要古老。它保存着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战原则,有浓郁的贵族色彩,如 “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此书讲军礼的地方甚至超过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吕不韦属于诸子百家之中的哪一家?

A.名家

B.杂家

C.阴阳家

D.纵横家

B

【知识点】:

杂家的特点是 “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是以道为本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杂家的代表人物,一是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另一是编撰《吕氏春秋》的吕不韦。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公元前 251 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 249 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三千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 “仲父”,专断朝政。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 “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 “一字千金”。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各学派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诘对方,或以补自己学说的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 “杂家” 便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做人也是如此,要学会发现他人的长处并学习,以旁人的视角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如果每天都能反省自己,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行,长此以往,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法家中关于 “法、术、势” 治国方略中提倡重 “势” 的是以下哪一位?

A.慎到

B.商鞅

C.韩非

D.申不害

A

【知识点】: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 慎到提倡重 “势”。重 “势” 是为了重视法律,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即 “令则行,禁则止”。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听从命令。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 “商鞅变法”。申不害,郑国京邑人。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其思想以重 “术” 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驾御群臣、掌握政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诸子百家中的法家人物

A.李悝

B.商鞅

C.刘安

D.申不害

C

【知识点】:

刘安,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杂家代表人物。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所著的《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是中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也是中国豆腐的创始人。李悝,今河南濮阳人。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 “重农” 与 “法治” 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 “商鞅变法”。申不害,郑国京邑人。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以 “术” 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里的 “由” 指的是孔子的哪位徒弟?

A.子贡

B.颜回

C.子夏

D.子路

D

【知识点】: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 人。“孔门十哲” 之一。端木赐,姓端木,字子贡,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 (今河南鹤壁市浚县) 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 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 “瑚琏之器”。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历代帝王封赠有加。卜商,字子夏,尊称 “卜子” 或 “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 (今河南温县) 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 之一,七十二贤之一。性格阴郁,勇武,为人 “好与贤己者处”。以 “文学” 著称,曾为莒父宰。提出过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后来孔子丧,孔门乱,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为师。宋人疑《诗》《春秋》等书均由他所授。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诸子百家中名家的著作?

A.《惠子》

B.《申子》

C.《尹文子》

D.《公孙龙子》

B

【知识点】:

申不害,郑国京邑人。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以 “术” 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惠子,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商丘人 。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汉书・艺文志》著录《惠子》一篇,已佚。尹文,齐国人,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尹文于齐宣王时居住在稷下,为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宋钘、彭蒙、田骈同时,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并且同学于公孙龙。公孙龙是当时有名的名家,能言善辩,“白马非马” 是其代表性论点,以诡辩著称。尹文的学说在当时很受公孙龙的称赞。流传于世者唯《尹文子》一书,是先秦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公孙龙,字子秉,名家人物,生于赵国邯郸。公孙龙能言善辩,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子》,西汉时共有十四篇,唐代时分为三卷,北宋时遗失了八篇,至今只残留六篇,共一卷。其中最重要的两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 “白马非马” 和 “离坚白” 等论点。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老子的观点?

A.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

【知识点】: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道 (自然规律) 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失。用符合它的规律来治理它,就获得吉祥;用导致混乱的办法来对待它,就遭到凶灾。《道德经・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战胜它,替代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认真做到的。《道德经・八十章》:“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诸子百家之中哪一家主张 “学而优则仕”?

A.儒家

B.名家

C.法家

D.纵横家

A

【知识点】: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还有余力,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 其中的 “仕”,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训仕为入官,此今义也。” 他引《毛诗传》为据,认为:“仕,事也。” 这说明,在孔子的时代 “仕” 只能作 “做事” 或 “实践” 义。南宋教育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写道:“优,有余力也。士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子夏说的 “学” 与 “仕” 的关系,是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而不是学习与做官的关系):工作之余继续学习可以增长才干(资其仕),学习之余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检验学到的东西(验其学)。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治大国若烹小鲜” 出自诸子百家之中的哪家言论?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纵横家

B

【知识点】:

“治大国若烹小鲜”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但引申说法不一。说法一: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说法二:治理大国应该像烧菜一样难,应该像烧菜一样精心,两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说法三:“小鲜” 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First Prev 12 13 14 15 16 Next Last Total 214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