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系列与“航空航天”相关的“汉语桥”特色团组陆续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中文学习者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展了与众不同的中文航空学习之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体验航空科技,开启探索之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组以“飞翔中文·向北航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英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日本、韩国、越南等17个国家的近400名营员报名参加。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 7个中文学习主题与8个文化体验主题课程从两个维度为营员们进行了航空航天知识介绍与文化阐释,让营员们乘着“中文的翅膀”,在浩瀚的宇宙中遨游。
中文学习主题中,“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北斗‘智领’交通”“走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课程内容丰富多元,展现了中国航空航天的新发展。
文化体验主题与中文学习相辅相成,来自航空学院、宇航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带领营员“云参观”航空航天博物馆,讲授“月宫一号”空间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讲解“北航亚太一号”小卫星研制过程,阐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意义。
此外,在中国书画和中国剪纸文化体验课上,授课教师还极富创意地将中国传统艺术与航空航天文化结合,给营员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日本营员安藤彩夏表示,通过学习“天宫”“玉兔”“嫦娥”“祝融”等中国航天飞行器、探测车的名称和故事,既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漫情怀,又体会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
课程结束后,营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李敏泽表示,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与各国师生共同学习中文和航天知识是非常难忘的经历。营员们一致认为,通过“汉语桥”线上团组加深了对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认识,更结识了很多国家的中文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开阔了眼界。
感受航天精神,提升学习兴趣
“中国神话中就曾表达出对日月星辉的美好幻想,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从‘天宫’揽胜,到‘嫦娥’奔月,再到‘北斗’指路,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在东北师范大学的逐梦苍穹“汉语桥”天宫小课堂,来自西班牙的120余名营员与中方教师相聚“云端”,参加了团组课程的学习。
本期团组课程共计16课时,内容涵盖系列基础中文课和介绍中国探月工程、探日计划、火星探测事业、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等重大航天项目发展历程和中国航天精神的系列文化类课程,带领大家从中文学习角度了解中国航天精神、航天历程、航天人物、航天知识。
“通过团组学习,我的中文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不但掌握了更多有关航空航天的字词、短语和句式,口语也更加流利。在航天知识的学习中,我还了解到中国‘航天梦’的实现过程,他们不畏困难的探索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了我。”营员们表示,会继续努力学好中文,探索未知世界,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了解航空知识,增长专业技能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走近中国航空”“汉语桥”线上团组以“中文+职业技能”为特色,面向多哥洛美大学的130余名营员进行授课。
本期“汉语桥”团组结合“航空”特色设计了语言课、体验课和文化课。语言课聚焦拼音和汉字教学,提升营员的中文水平;体验课和文化课包含航空发展史、无人机应用技术、机械制图、航空电子维修等,让营员们在提升语言的同时,也能学习掌握相应的技能。
在“云课堂”上,中方教师们由浅入深,详细介绍了航天领域的专业词汇、航天飞机的基本知识,还补充了与航天相关的中国神话故事及中国航空发展现状。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真实的图文展示,营员们真切感受到宇宙的奇妙和中国航空历史的源远流长。尽管某些专业词汇有些艰涩,但大家都认真听课、积极提问,并不时查阅词典、记录笔记。
课程结束时,营员们直呼意犹未尽。大家表示,此次“汉语桥”团组对他们来说是一场不可多得的精彩体验,令他们学习到许多有关航空航天的新知识、新技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能力,希望以后能去中国留学,进一步学好中文与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