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桥”线上团组,各国营员不仅可以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更能在学习互动中感受中外文化交融的魅力。近期,一批以双向交流为主题的“汉语桥”团组在线举办,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外师生,领略文化互鉴之美吧~
“云览”中华饮食服饰
在“汉语桥——服饰之美,东西各韵”线上团组中,授课教师从服饰主题的中文教学切入,通过在线课程、文化讲座等方式为来自罗马尼亚、波兰等欧洲国家的中文学习者和服饰文化爱好者讲述了中国的服饰文化及发展变迁,引起营员们对中欧服饰文化异同的讨论。
服饰文化课程
学习中,营员们不仅掌握了“羽绒服”“卫衣”“裤子”等日常衣物的词汇表达,学习了穿着方面的常用句式,还了解了中国传统服饰特点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北京语言大学的中国学生为营员们表演了服饰中文情景剧,并通过服装秀的方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服装,让大家赞叹不已。营员们热情地展示和介绍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服饰及其历史,与中国老师及同学互动交流。
中越服饰、饮食比较课程
“跨越时空,文明互鉴——中越青年云端对话”团组中,授课教师通过对中越两国饮食、服饰的比较,展示了两国各自的文化魅力,表达“各美其美”的文化理念,加深中越青年对对方国家文化的兴趣与理解。
“云游”地域文化差异
面向拉美青少年举办的“直播中国,连线拉美”线上团组活动中,来自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18个国家的120名营员与中国师生一起,围绕中拉饮食、环境保护、多彩民族和文化遗产等主题进行了学习讨论。
在中国学习的拉美留学生介绍火锅
委内瑞拉小伙满修远表示,课程话题非常有趣。他特别喜欢这种与不同国家的人们一起学习中文的感觉,让他对各国的文化都有了更多了解。在了解了中国的美食和自然文化遗产后,他不仅拍摄了中文小视频,介绍委内瑞拉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还仔细研究了委内瑞拉的文化遗产保护,向大家展示了委内瑞拉自然遗产卡奈马公园。
来自哥斯达黎加的何诗怡表示,通过团组课程,她感到虽然哥斯达黎加和中国有一些不同,但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两国都在努力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她说,这次活动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学习体验。
为期两周的课程结束后,营员们表示,“汉语桥”线上团组让大家感受了多姿多彩的中国生活和文化,也结识了各国的新朋友,了解了不同的文化。
“汉语桥”中越首都文化地标主题交流营中,近70所高校的126名越南营员在教师的带领下穿梭于中国首都北京和越南首都河内,感受两国不一样的城市风光与历史文化。
交流营结业式
两周时间里,全体营员通过互动式讲座、线上调研与采访、小组成果展示等,在天安门广场和巴亭广场回顾两国历史、在故宫和升龙皇城感受文化底蕴、在国子监和文庙思考教育传承、在中国首都博物馆和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了解两国文明的发展脉络。
这种以跨文化视角开展的学习交流加深了全体营员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深入思考,对两国文化的内涵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云端”文明交流对话
“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对话”线上团组以“中墨文化遗产对比”为切入点,围绕文字艺术、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陶瓷艺术、博物馆文化等主题,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吸引了100多位墨西哥中文学员、本土教师和中华文化爱好者参加。
课程中,教师带领营员们回顾了汉字和玛雅文字的发展历史,了解了中国与墨西哥的建筑特点,感受了中墨绘画文化和陶艺艺术,还在线“云游”了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结业仪式上,营员们积极用中文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
团组课程:“汉字与玛雅文字”的相遇
营员Marliz Valdivia Sotelo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学习中文已有多年。她表示:“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文化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每一天的学习都能给我惊喜,让我觉得中文是如此美妙。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中文学习可以更有趣、更高效,我会继续努力学好中文。”
Julia是一名本土中文教师,她在参与活动后表示:“如果想学好中文,就必须深入了解它的文化。想要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精髓,就得多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这次活动就是很好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和中国的师生进行交流。”
“汉语桥-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对话”开营仪式
在“汉语桥——美美与共:中拉文学的跨时空对话”线上团组中,课程从中拉经典文学著作入手,介绍中拉文学作品的互译情况,解析拉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并邀请墨西哥汉学家莉莉亚娜和中国作家石一枫通过线上讲座和对话的方式与营员们展开交流,帮助大家了解中拉文学和文化的异同,加深营员们对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跨文化意识。
莉莉亚娜教授表示,书籍是了解世界的窗户,期望拉丁美洲能够涌现更多中国文学的读者,通过阅读体味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在了解中国文学作品的同时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