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下颜色中,哪一种颜色不是中国古代漆器的主要颜色:

A.黑色

B.白色

C.红色

D.蓝色

D

【知识点】: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中国古人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漆器常用的颜色为黑、红两种颜色。在漆器上也常见白色螺钿工艺的装饰,蓝色则较为少见。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流言止于智者”出自以下哪部文学著作?

A.《孟子》

B.《论语》

C.《老子》

D.《荀子》

D

【知识点】:

“流言止于智者”出自《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意思是滚动的珠子会在凹陷处停止,没有根据的传言(包括谣言、谎言、歪理邪说等)传到明白人那里就会止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大家每天都接收到大量信息,想要传播信息也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散布出去。大家对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轻易相信传言,不轻易传播传言,求证后确认传言不实或者没道理,自己就不会以讹传讹了。“流言止于智者”,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智者。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在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最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佛家

B

【知识点】: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都有关于自身修养的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几家可以总结为 “仁”“和”“止”“静”。儒家强调人和人关系;仁者,二人互动也。佛家很好地处理了人和自我的关系;出家人叫和尚,取意为以“和”为尚。法家强调“止”,要有规则意识和规则教育,规则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行动的界限在哪里。道家强调“静”,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关于如何解决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道家有两个提倡:无为和清净,无为强调的是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清净强调平常心,做到无分别、不染、放下。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朱熹的《四书集注》的“四书”指的是以下哪一项?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大学》《仪礼》《中庸》《孟子》

C.《论语》《孟子》《礼记》《尚书》

D.《大学》《中庸》《左传》《春秋》

A

【知识点】:

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学子首要研习之书。南宋朱熹取《礼记》之《大学》《中庸》篇,分章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朱熹曾说:“若理会得此《四书》何书不可读,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处!”(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一)。明清以后的科举制度,均以《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题库和标准答案,所有的答卷、观点均不可违背其中的说法。 十三经:南宋时并称的十三部儒家经籍,为历代文人推崇。为《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上善若水,论述了水的“七善”,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七善”的是?

A.居善地

B.动善时

C.心善渊

D.取善利

D

【知识点】:

《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总是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是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是我们需要向水学习的七个“善”功夫。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孔庙中除了祭祀孔子,还将孔门的一些著名弟子及后代对儒家学说有巨大贡献的人物一并祭祀,合称“四圣十二哲”。以下不属于“四圣”的是?

A.孟子

B.子路

C.颜回

D.曾子

B

【知识点】:

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门生,由于天资聪颖,也最为好学,被作为孔子思想最佳的继承者,但不幸早夭,被后世尊称为“复圣”。曾参进入孔门较晚,天资愚钝,但极为醇厚善良,同时也极为刻苦,《论语·学而》中就有曾子的每日省三事。由于曾子入学晚,天资笨,并不得孔子赏识,孔门的四科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中就没有曾参。但是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天性的醇厚与善良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在孔子死后,曾子一脉后起勃发,逐渐发展为了儒门的正宗,后代的子思和孟子就是曾子这一脉的。所以曾子也被后世称为“宗圣”。孔子的孙子子思被后世称为“述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子路虽然对儒家学说贡献没有四圣大,但却深受孔子喜欢。“十二哲”相对于“四科十哲”增加了样貌像孔子的有子和朱熹。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论语·述而》中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其中,“戚戚”的意思是?

A.心胸狭窄

B.唯利是图

C.急促的样子

D.忧愁的样子

D

【知识点】: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时常忧愁不安。这是因为君子心怀天下,常怀利他之心,而小人心胸狭窄,常怀利己之心。小人心中常常有“我”,常有利己之心,容易执着于个人的得失,失去点儿什么东西就好比是往一碗水里加了一勺盐,难以下咽,而君子常为他人着想,为天下人考虑,不计较个人得失,失去些什么的时候好就比是往海里加了一勺盐,只会体现海的宽广,成就海的味道。做人当如君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当存高远,心不外平常。志向高远广大,要落实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上,这样朝着大目标努力,有什么个人的小得失也就一笑而过了。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诗经•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逑”的解释,正确的是以下哪个选项?

A.好朋友

B.好配偶

C.好女子

D.好姑娘

B

【知识点】:

《诗经•关雎》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通常认为这是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全诗情文并茂,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逑”同“仇”,配偶。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又叫《诗》或《诗三百》,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讲述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文知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中“亲”指的是以下哪个选项的意思?

A.亲人

B.兄长

C.父母

D.父亲

C

【知识点】: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素,哭者不哀.孔子下车,追而问曰:“子何人也?”对曰:“吾丘吾子也”曰:“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常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以此来比喻痛失双亲的无奈,反映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所以在父母健在时,要珍惜尽孝道的机会!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六艺之一的一项是?

A.赋

B.礼

C.御

D.书

A

【知识点】:

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六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指礼节。乐:指音乐。射:指射箭技术。御:指骑马的技术。书:指书法。数:指理数,气数,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汉代正式确立赋的体例,不属于六艺之一。

First Prev 58 59 60 61 62 Next Last Total 305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