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中的 “故人” 是指

A.李白

B.孟浩然

C.杜甫

D.王维

B

【知识点】:

该诗句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李白赠与孟浩然的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李白从 27 岁到 35 岁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却比较固定地居住在今湖北安陆附近,在此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 11 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但也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诗人在黄鹤楼分别,遂留下著名诗篇。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永嘉四灵” 是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他们活跃在南宋后期,下列属于 “永嘉四灵” 的诗人是

A.陆游

B.赵师秀

C.欧阳修

D.苏轼

B

【知识点】:

“永嘉四灵” 是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永嘉四灵” 指当时生活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因他们同出永嘉学派叶适之门,其字或号中又都带有 “灵” 字,彼此旨趣相投,诗格相类,工为唐律,专以晚唐贾岛、姚合为法,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在诗体上,他们继承了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的传统,满足于啸傲田园、寄情泉石的闲逸生活。在艺术上忌用典,尚白描,轻古体而重近体,尤重五律。在较大程度上纠正了江西派诗人以学问为诗的习气。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元曲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下列不属于 “元曲四大家” 的是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张养浩

D

【知识点】: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 其备则有关、郑、白、马。一新制作。” 但是第一次将四人列为 “元曲四大家” 则是源于明代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马致远)、郑德辉(郑光祖)、关汉卿、白仁甫(白朴)为四大家。” 由此可知 “元曲四大家” 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位。关汉卿,元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晚号已斋、已斋叟。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等。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等。郑光祖,字德辉,元代杂剧家和散曲家,代表作有《倩女离魂》等。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 “东篱”),代表作有《汉宫秋》《天净沙・秋思》等。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有政论集《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下列元代杂剧作品中,与 “昭君出塞” 有关的是

A.《汉宫秋》

B.《墙头马上》

C.《梧桐雨》

D.《救风尘》

A

【知识点】:

《汉宫秋》是元代马致远杂剧的代表作,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描写了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一事。《墙头马上》是元代白朴的杂剧作品,书写了尚书之子裴少俊与总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梧桐雨》是元代白朴的杂剧代表作,书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救风尘》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作品,主要描写恶棍周舍骗娶风尘女子宋引章后又加以虐待,宋引章的结义姐妹赵盼儿巧设计谋将其救出的故事。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下列词句,不属于 “千古词帝” 作品的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D.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C

【知识点】: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在词的成就最高,代表作有《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被称为 “千古词帝”。A 选项出自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B 选项出自李煜的《破阵子》,表现了作者降宋后对南唐昔日盛景的回忆与如今的凄凉。C 选项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作者通过对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D 选项出自李煜的《相见欢》,表现了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诗与画是两种紧密联系而又各有所长的艺术形式,下列诗人中,被苏轼评为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李商隐

D.王维

D

【知识点】:

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存诗 400 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 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色彩鲜明;又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层次丰富,远近相宣,动静相兼,声色俱佳。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安史之乱” 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由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一次唐王朝内部战争,下列诗句与 “安史之乱” 有直接关系的是

A.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C.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

【知识点】:

A 选项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 渔阳,今天津市蓟县,因蓟县西北有一山,名曰渔山,县城在山南,故古时名渔阳,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是古代军中用的小鼓。该句指安史之乱。B 选项出自宋代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世人震骇。淳熙三年,姜夔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写下此词,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C 选项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表现了作者降宋后对南唐昔日盛景的回忆与如今的凄凉。D 选项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下面哪句诗不是《琵琶行》中的诗句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C.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C

【知识点】: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 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琵琶行》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在中唐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畸形繁荣的生活环境里,在当时互相倾轧、仕途险恶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都具有其现实的典型意义。此诗用形象类比法把两人之间的悲愤情感、不幸遭遇等方面进行类比,最后融合为一,从而推出两个艺术形象都有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感慨的结论。形象类比,抒情言志,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一句出自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里著名的篇章,文中邹忌所讽的齐王是

A.齐湣王

B.齐威王

C.齐宣王

D.齐襄王

B

【知识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其中有 “于是入朝见威王” 一句,可知邹忌所讽的齐王是齐威王。齐威王,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齐宣王,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齐闵王,亦称齐湣王、齐愍王,名地(一作遂),齐宣王之子。齐襄王,名法章,齐湣王之子。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左传・曹刿论战》记录的是曹刿在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的故事,曹刿所 “论” 的这场战役是

A.长勺之战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A

【知识点】: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第一段写战前的准备,即取信于民。第二段写战争经过,文中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一句,可知曹刿所 “论” 的这场战役是长勺之战。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赢得战役胜利的原因。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秦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战争,赵军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 “围魏救赵” 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针对魏兵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制造假象,诱其就范。

First Prev 30 31 32 33 34 Next Last Total 305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