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决赛 单选 中华文化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其南端点是?

A.永定门

B.正阳门

C.地安门

A

【知识点】: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以永定门为始点,至鼓楼,全长7.8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北京中轴线”代表着一种空间秩序和礼仪秩序,最深层的还是中华文明执正守中、礼序天下的价值观的体现。从考古角度来看,以天桥和正阳桥为例:天桥处在正阳门和永定门之间正中位置,反映了在设计时对都城空间尺度和秩序的把控;正阳桥是内城9座城门外桥梁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2021年至2023年初,在正阳桥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具镇水兽。其身躯硕大,身长达3米,体量远超万宁桥的4具镇水兽,足以证明正阳桥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天桥、正阳桥是北京中轴线上独具标识性的文化遗产,是空间秩序和礼仪秩序的表达。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决赛 单选 中文知识

“肥嘟嘟的hǎi shēn”,“hǎi shēn”的正确写法是以下哪两个字?

A.海蛏

B.海参

C.海深

B

【知识点】:

海参hǎi shēn,一种海洋生物,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生物,是海洋中常见的无脊椎动物,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海域中,绝大多数进行底栖生活。“肥嘟嘟”在口语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物体的外形看起来圆滚滚、丰满可爱的形状。海参可以长得非常肥壮,因此选“肥嘟嘟的海参”。 海蛏hǎi chēng,属于瓣鳃纲、竹坚科,蛏生活在浅海泥沙中。 海深hǎi shēn,海洋的深度。组成成语“山高海深”的时候,用来比喻恩情深厚,表示感激之情。此外,“相思似海深”则用来比喻思念之情深不见底。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决赛 单选 中国科技、教育与职业发展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搭载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2024年8月18日,“蛟龙号”顺利完成第300次下潜。请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前最大下潜深度是多少米?

A.6018米

B.5000米

C.7062米

C

【知识点】: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它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当前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的海洋区域。 自2009年8月首次在长江江面完成下潜测试,2012年7月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完成7000米级海试,2017年进行全面技术升级,今年上半年首探大西洋并创下“九天九潜”新纪录,如今顺利完成第300次下潜……“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底留下足迹,彰显中国深潜的实力,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夙愿。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决赛 单选 中国科技、教育与职业发展

2023年,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旅客“坐上高铁去看海”的愿望成为现实。请问,这条高铁是?

A.京张高铁

B.合福高铁

C.福厦高铁

C

【知识点】:

福厦高铁开启中国沿海智能高铁建设的新篇章,是我国首条真正意义上的海洋环境高铁。全长277.42公里,先后跨越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的三座跨海大桥,在海上穿行长度达19.9公里;正线桥梁84座、隧道29座,桥隧比高达85.1%……大量采用数字化仿真、智能建造、智能传感、智能分析等技术,福厦高铁的建设是我国智能高铁最新科技成果的集成化应用;在桥梁、隧道、站房等方面,设计建设单位一共建成了91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样板工程,填补了高铁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决赛 单选 中华文化

中国第一个写下“航海日志”的人是?

A.玄奘

B.法显

C.甘英

B

【知识点】:

公元399年,65岁的法显从长安出发,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西行取经。经过漫长且艰苦的旅行到达了天竺,后乘船抵达斯里兰卡。前后历时十余载,游历了20余个国家,法显完成了取经求法的任务。 公元411年8月,法显搭乘一艘可容纳200人的大商船从斯里兰卡出发循海路归国。途中遭逢海难,两次漂流,最终在413年9月17日到达了山东崂山。归国后写下《佛国记》,其中包含了法显的“航海日志”,记述了他从印度洋多摩梨帝国前往狮子国,再从南海返回中国的海上航行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每一航次的起航日期、航向、航程、天候、海况以及航行中所发生的重大事故。可以被视为中国最早的航海日志。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决赛 单选 中华文化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这个城市有个别名“刺桐城”,得名原因是什么?

A.城市平面图像刺桐树叶

B.主要进出口物品是刺桐

C.城市里遍植刺桐

C

【知识点】:

清源山下至晋江溪滨这大河曲之内的一片土地,早在汉、晋以前就世居着古越族和中原移民,流传着“未有泉州城先有白云庙的说法”(白云庙即元妙观,俗称“天公观”,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被誉为“八闽第一道观”),到唐景云二年(711年)至开元六年(718年),才设置州治在今市区的泉州。“刺桐”“温陵”“鲤城”皆是泉州的别称。 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扩建泉州城,重加版筑,并绕城种植刺桐树,别称“刺桐城”。那时泉州海外交通发达,阿拉伯商人来泉州贸易,见到许多刺桐树,便也称之为“Zayton(刺桐城)”。这个名称一直为外国人沿袭称呼,直至元代意大利人来泉州犹称刺桐,安德鲁主教说Zayton,旅行家马可波罗说Zaitun,发音虽略有差异,但皆以泉州方言音拼读,可见外国人更喜欢这个叫法。 泉州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几乎囊括了丝绸、茶叶、瓷器以及中国功夫等等这些极具象征意义的东方符号。在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远洋航路中,曾经别号“刺桐城”的泉州,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历史坐标。包括马可波罗在内的许多海外冒险家,都曾把“刺桐城”描述成当时世界最大的港口。在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延续和实证中,泉州都是一个重要的缩影和代表。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决赛 单选 中国科技、教育与职业发展

2018年,我国船舶科研工作者成功研制出采用风帆作为主要动力来源的30万吨级大型油轮“凯力号”。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在大型轮船上采用了风帆助推技术的轮船,平均每天可以实现节省3%的油耗,节能降碳。请问,中国计划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多少?

A.15%

B.25%

C.30%

B

【知识点】:

2018年,世界第一艘以风帆作为助推动力的“凯力号”大型油船成功交付,载重量达30.8万吨,填补了国际上30万吨级大型风帆船舶的空白,成为当时最大吨位的风帆助力船舶。“凯力号”依靠海上风力,大大降低了船舶发动机的负载功率,平均每天可节省3%的燃油消耗。“凯力号”超大型原油船满载排水量高达35万吨,一天就要耗费70到90吨燃油,风帆助力一天可节油2-3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因此被称为“水麒麟”。 2022年,配备中国第二代自主研发风帆装置的“新伊敦”号扬帆远航,该船在营运中预计可节约燃油消耗约9.8%。 国家能源局2023年6月2日正式对外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全面启动和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新型电力系统是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要任务,确保能源电力安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 《蓝皮书》指出,我国将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发电,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2060年达到80%以上;大力建设新型煤电,在减少发电量占比的同时大幅提升煤电的调节能力,夯实煤电的兜底保障作用。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形成加速转型期、总体形成期、巩固完善期“三步走”发展路径,预计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决赛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帆”字常被用来象征远航、希望和梦想。但也有一些诗人借助“帆”字,表达离愁、别绪等其他情感,下面选项中,哪一个表达的是离愁、别绪的情感?

A.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知识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一叶孤舟,象征着友人独自远行的身影。“远影”:渐渐消失的影子,烘托出友人离去的渺茫和诗人内心的惆怅。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的意思是: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航行,没有尽头,只要扬起风帆,便任凭风吹,无所畏惧。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尚颜的《送朴山人归新罗》,它表达了一种豁达、无畏和自信的人生态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此句表现出诗人宽大的胸怀与动人的气魄,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挂起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表达了诗人有宏达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决赛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以下哪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结构特点?

A.拐弯抹角

B.墙倒屋不塌

C.砌上露明造

B

【知识点】: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基本上都采用梁柱作为骨架的构造方式,这种结构方式主要由立柱、横梁等构件组成,构件之间使用榫卯连接,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构架。墙体不承重,所以可以在墙体上大面积开窗,呈现出轻盈通透之美。也正因如此,出现了“墙倒屋不塌”的特点。 “砌上露明造”是一种装饰风格,故意裸露天花板的木结构,让人欣赏木结构的线条之美。 “拐弯抹角”是指人们砌造临街的外墙时,避免尖锐的转角,保护行人,是中国建筑文化人文情怀的体现。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决赛 单选 中华文化

2007年,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以最多得票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的是中国的哪个建筑?

A.故宫

B.赵州桥

C.长城

C

【知识点】:

2007年7月7日,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晓,中国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和印度泰姬陵当选世界“新七大奇迹”。这项活动由“新七大奇迹基金会”组织。

First Prev 4 5 6 7 8 Next Last Total 634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