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著名的 “牧野之战” 发生在历史上哪两个朝代之间?

A.夏商之间

B.商周之间

C.隋唐之间

D.秦汉之间

B

【知识点】: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成语 “暗度陈仓” 出自哪一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A.徐达

B.常遇春

C.韩信

D.窦建德

C

【知识点】:

韩信登坛拜将后,将出兵攻打项羽,表面上公开派人修筑栈道,暗中却由陈仓出兵,进而平定三秦。典出《史记·高祖本纪》。后比喻出其不意、从旁突击的战略或暗中进行的活动。 韩信,汉族,淮阴(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春秋时的名臣管仲辅佐的是哪一位诸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夫差

D.秦穆公

A

【知识点】: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第一次“九合诸侯”。公元前679年,诸侯与齐桓公在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的哪一个省?

A.甘肃

B.山西

C.重庆

D.青海

A

【知识点】: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甘肃省,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杯酒释兵权” 的故事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

A.清世祖

B.明成祖

C.宋太祖

D.明太祖

C

【知识点】:

“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通过一次酒宴,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保州(今河北保定)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宦途,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成语 “完璧归赵” 描述的是以下哪一位政治家的故事?

A.廉颇

B.乐毅

C.蔺相如

D.赵奢

C

【知识点】:

完璧归赵,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主人。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宋代 “王安石变法” 开始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宋徽宗

B.宋神宗

C.宋真宗

D.宋英宗

B

【知识点】:

宋神宗在位期间,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产生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和西夏又虎视眈眈。宋神宗因此锐意改革,启用著名改革派名臣王安石进行朝政改革,将其任命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包括均输、青苗、免役、市易、保甲、保马、方田均税等。 宋神宗赵顼,初名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 1064年(治平元年)。赵顼受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1066年(治平三年)被立为皇太子。1067年(治平四年),赵顼即位。由于赵顼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赵顼在即位后立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1085年(元丰八年),赵顼在福宁殿去世,享年38岁,共在位18年,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建立西晋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司马睿

B.司马懿

C.司马昭

D.司马炎

D

【知识点】:

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之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与东晋合称晋朝。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年至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成语 “萧规曹随” 中的萧指的是中国哪一位政治家?

A.萧邦

B.萧何

C.萧道成

D.萧景禹

B

【知识点】: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曹参,字敬伯,汉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2国和122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被黄庭坚赞为 “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的是以下哪一部书法作品?

A.《勤礼碑》

B.《张迁碑》

C.《孔子庙堂碑》

D.《礼器碑》

C

【知识点】:

《孔子庙堂碑》有数种,以唐虞世南所书最有名,故单称《孔子庙堂碑》或《夫子庙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撰书。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此碑是为记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事而立。贞观七年(633)刻成,无撰写年月。 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原本称《东观帖》,明代王世贞曾收藏,后辗转入清内府。其间曾为董其昌所得,董其昌大为赞扬。

First Prev 48 49 50 51 52 Next Last Total 685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