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国·遇见古镇
有人说,漫游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10月28日,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的参赛选手在官渡古镇、昆明老街开启了一场“城市漫游”。
“这里的建筑仿佛会说话,我能听到它们在向我讲述昆明历史。”漫步在官渡古镇的英国赛区选手夏慕天说。坐落在昆明官渡区的官渡古镇,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犹如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汇聚着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人文景观。今天,夏慕天和他的“汉语桥”伙伴一起在这里探寻有关昆明的历史记忆。
当夏慕天与建筑对话的时候,亚美尼亚赛区选手丽丽特正在古渡梨园品味着滇剧的百年韵味。华衣锦缎,珠钗宝扇,恢宏时高亢激昂,委婉处小桥流水,这一切都让喜爱中国戏曲的丽丽特着迷。“我喜欢西方的歌剧,也喜欢中国的戏曲,它们在唱法上很不一样。歌剧的唱法更加圆润饱满,嘴形的张合更明显。中国戏曲更加内敛细腻,它们会从微张的嘴形中发出动人的声音,就比如这样……”丽丽特用声线展示着歌剧与戏曲的异同,她说虽然自己现在会的中国戏曲唱段还不多,但是以后会继续学习。
作为昆明的“非遗宝藏”聚集之地,官渡古镇里有很多和古渡梨园一样值得一看的非遗文化传习馆。在官渡古镇状元街的深处,低调又奢华乌铜走银传习馆伫立在这里。
“云南是有色金属王国,丰富的金属资源让乌铜走银始创于云南,这是起源于清雍正年间的民间传统手工铜制工艺,是中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布亚新几内亚赛区的潘亚玫认真听着导游讲解,并动手参与了铜勺制作。“仅仅只是制作一把铜勺就需要成白上千次的敲锤和反复不停的打磨,制作个精美的乌铜走银工艺品肯定需要更复杂的工艺,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敲一锤间,潘亚玫不仅对乌铜走银有了更多了解,也对中国工匠精神有了更深体会。
一
“仰视若碧玉,俯视若点漆。”在云子棋院,“汉语桥”选手正在阳光下观察着云子晶莹的色泽和细腻的质地。云子是云南围棋子的简称,它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云子摸上去手感真好,对着阳光看,黑色的棋子就变成绿色了!”“原来云子是滴出来的,它的制作方式很神奇”“我知道聂卫平,他是中国很厉害的棋手!”……短暂的参观学习,让“汉语桥”选手们爱上了云子。来自美国赛区的孟慧信拿出相机频频拍照。在来中国之前,她的老师教给她一项任务,要用影像记录中国之旅。“小小的云子蕴藏着中国的围棋文化与围棋精神,我要把云子留在照片里,带回去分享给我的同学。”
指尖飞舞,勾勒人间百态。在面塑体验馆,“汉语桥”选手被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所吸引。以糯米粉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面塑,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云南的民俗文化生动地表现出来,可爱的造型拉近了各国青少年与中国非遗文化的距离。“这些面塑做成的小人和小动物太可爱了,中国的非遗技艺很丰富,充满了太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离开“非遗宝地”官渡古镇,选手们来到了昆明老街。这条有着900多年历史的老街,各条小巷阡陌交错,镌刻着岁月的青砖灰瓦记录着昆明的更迭变化与风风雨雨。在这里,选手们品尝到了地道的昆明美食,买到了心仪的手工艺品,用脚步丈量了昆明的现在与过去……“昆明是一座悠闲的城市,我喜欢在这里生活!”来自哈萨克斯坦赛区的尼基塔爱上了昆明的“慢生活”。“昆明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我喜欢这里的热情!”来自黑山赛区的乌娜和小伙伴一起加入了广场舞团队,感受了昆明活力。
在千年古镇中倾听历史回声,在烟火人间里触摸城市纹理。秋日暖阳下,选手们没有忘记拍照打卡留念,他们把自己融入到了昆明的一街一巷之中,在留下昆明记忆的同时,也成为了昆明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
记者:张凯越
审核: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执委会
图源: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