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赛事动态
线上“汉语桥”海外预选赛持续进行中
目前,“汉语桥”大、中学生中文比赛海外赛区预选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尽管今年不少地区的比赛是在线上进行,但选手们的参赛热情却丝毫未受影响。面对这场全球中文学习者的盛事,大家积极备赛,迎接挑战,展现出了自己真正的实力和对中文的喜爱。
线上比赛进行中,各赛区精彩纷呈
当地时间7月17日,第19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澳大利亚堪培拉赛区预选赛决赛在线上举行。来自澳大利亚首都领地、北领地、南澳大利亚州及西澳大利亚州的选手们齐聚线上,架起云端中文之桥,共话“天下一家”情。
比赛分为“中国文化知识竞赛”“中文主题演讲”和“中华才艺展示”三个环节。在演讲环节中,选手们热情洋溢,分享各自对“天下一家”主题的理解。选手Bianca Venner以科学家们关于人类DNA的研究为切入点,引起观众们对于“天下一家”的思考。
“尽管人类的基因相似,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人民都可以算是一家人,但人们对待彼此的方式却并未像家人一般。”随即她点出此次演讲的关键词“爱”,爱是构成一个家的基本条件,是自我牺牲和无条件的付出。被爱的经历教会她如何去爱别人,也正因如此,她意识到“个体小家”的爱构成了“社会大家”的和谐。最后,她呼吁大家重新思考“爱”,为什么“爱”及如何“爱”。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地的一部分。同样,没有一个国家是一座孤岛,没有一个国家能在病毒面前独善其身。”来自阿德莱德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娉婷(Isabella Tsimeris)借用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的诗句比喻疫情下的世界。
她用真诚的表述带领观众们回顾了疫情中的一些感人片段。“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一印在运往中国物资上的诗句展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
而中国援助各国的物资寄语“黑夜消失,黎明获胜”,也同样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祝福。这些都坚定了她的信念,无关肤色,无关地域,人们身处同一个世界,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信任他人,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在哈萨克斯坦,7月14日举行的第19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比赛暨第13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比赛哈萨克斯坦赛区预选赛决赛吸引了来自努尔苏丹、卡拉干达、阿拉木图、阿克托别等赛区的选手齐聚“云”端。
虽然不能当面比拼,但丝毫没有影响选手们的参赛热情。大家围绕本次“天下一家”的主题,阐释了自己的理解。“正如疫情期间中哈两国守望相助一样,我们也希望通过语言,用实际行动架起一座友谊之桥。”有选手在比赛中表示。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你努力了,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荣获第19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斯里兰卡赛区综合一等奖的选手卫子樱激动地表示。
受疫情影响,今年斯里兰卡赛区的比赛虽然只能在线上举行,但同样精彩纷呈。比赛采用选手提交中文演讲视频和才艺表演视频的方式打分。评委们从中文发音、流畅度、创新性等多方面进行评分。
本次比赛在奖项设立上也有所创新,共设综合奖、演讲比赛单项奖、才艺比赛单项奖、网络人气集赞奖四类奖项。
卫子樱表示:“作为一名大一学生,能得到这样的荣誉对我是莫大的鼓励。谢谢我的指导老师和凯拉尼亚大学所有的中文教师们,也感谢我的父母和兄弟们,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中文梦不懈努力。”
各赛区选手秀中文展才艺,绽放青春风采
相比以往,“云端”赛场虽没有绚丽的灯光、豪华的布景和热闹的掌声,但选手们对中文的热爱却一点不少。
7月19日,在韩国赛区的“汉语桥”线上赛场中,来自韩国各地的39名选手在中国文化常识、中文演讲和才艺表演等方面进行了比拼。
延世大学选手权佳英分享了她在中国云南旅行的经历:一对偶遇的武汉夫妇在途中给予她悉心照顾和帮助,让她倍感温暖,并对武汉这座城市充满向往。看到中国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成功控制疫情,她由衷敬佩中国人民的团结勇敢,也为武汉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感到欣慰。
金刚大学选手金修琳说,我能强烈感受到世界各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学习中文激励我追求更大梦想”。
来自首尔大学的李惠人说,“天下一家,聚水成海。各国只有相互合作,才能汇聚支流,最终形成汪洋大海。”
在菲律宾,比赛同样精彩。本次比赛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创新比赛方法,在Facebook和微信上均开设了网络投票专区,观众可为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
知识问答的内容涵盖了语言知识、中华文化及中国常识等。选手们在这个环节表现出了扎实的中文知识基础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
在主题演讲环节,大家结合自身学习中文的经历,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天下一家”的理解,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才艺表演环节更是精彩纷呈,选手们分别展示了歌曲、舞蹈、绘画、书法、武术、快板等中华才艺,唱出了菲中携手预防疫情、同舟共济的友好情谊,也舞出了年轻人的青春律动和朝气蓬勃。
在多哥举行的比赛中,选手们纷纷讲述了自己和中文的故事,介绍了自己如何与中文结缘,有的选手还深情朗诵了诗文,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而在哥斯达黎加,选手们用流利的中文和精彩的才艺表现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马尔福朗诵了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发音标准、感情充沛;古笑甜的皮影戏表演《中国制造》,通过普通的民众生活展现了中哥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
戴尼斯的歌曲《相信自己》流露出对中文深深的喜爱;罗笑柔则身着哥斯达黎加当地服装,用柔美婉转的声线完美演绎了极具中国地方特色的民歌——《康定情歌》。
何明轩的《生僻字》说唱铿锵有力、语惊四座;马薇芳身着旗袍进行中国茶艺展示,在云端一“品”香茗;古玫安的水彩画《漓江》向人们展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的美丽意境。
喜爱功夫的苏煜辰带来一部自导自演的中国功夫电影,更是将比赛推向了高潮。最终,马尔福凭借优异表现夺得了冠军。他表示,“面对疫情,我们应该站在一起,不分种族、不分国界,共同抗击。这才是真正的‘天下一家’!”
结缘“汉语桥”,他们这样诉说自己的“中文梦”
在比赛的过程中,各位选手不仅展示出了自己不俗的中文功底,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精彩的中华才艺,也娓娓道来了自己与中文、与“汉语桥”的故事。
参加今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赛区预选赛的涂鸿羲曾在同济大学留学,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汉语桥”。虽然很早就曾听闻“汉语桥”,但涂鸿羲一直没能下定决心参赛。
“高中时,我的很多同学就参加过‘汉语桥’,并且告诉我,通过比赛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但看到选手们都那么优秀,那时我对自己还没有太大把握。”今年,涂鸿羲鼓起勇气决定参赛,并做了精心准备。
在演讲环节,涂鸿羲提到了自己在同济大学留学时的经历。“留学时,我认识了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那里俨然是一个国际大家庭。同学们会通过中文向我介绍各自国家的美景,我的中文水平在留学时也有了很大提升。”
对于这次参赛的体验,涂鸿羲说:“非常高兴能和这么多来自德国的中文高手互相切磋,这也使得自己的中文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让我愈发爱上了中文。”
同样曾到中国留过学的海洋,今年也是第一次参赛。海洋高中时就开始学习中文,经过去年一年在成都的留学生活,他的中文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并顺利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五级。
海洋说,高中时他比较腼腆害羞,不敢在人前说话,更何况是用中文。他希望通过这次参赛,不仅能使自己的中文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而且还希望收获更多的自信。
来自加纳的王富健,今年也参加了“汉语桥”比赛,此次参赛他想在展示自己中文水平的同时,也向大家展示学习中国武术的成果。
但是因为加纳网络情况不稳定,王富健准备的节目受到了很多限制。可这一切并不能阻止他参加“汉语桥”比赛的决心。
“学习中文和武术告诉我一个道理,很多时候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才能有所突破。”王富健表示,网络不好,他就到处去找网络好的地方;与辅导老师联系不畅通,他就多多联系,寻找双方网络情况都好的时候。
“坚持就是胜利,‘汉语桥’我来啦!”王富健笑笑说。
在荷兰,来自格罗宁根大学的南欧(Nol Duindam)、南方应用科技大学的郭嘉宸(Adam Bootes)和格罗宁根大学的丹尼尔(Daniël Vuyk)分别获得了第19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荷兰赛区预选赛的冠、亚、季军。
当他们谈起参赛经验以及如何学习中文的话题时,都表示会尝试着将中文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包括听中国音乐,使用语言学习App,与中国朋友聊天等。最关键的是,要对学习中文做整体规划,系统、有效地综合运用多种方式。
作为优秀的中文学习者,三位选手还给初学中文的人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南欧说,“我的首要建议是要重视语音、语调,从一开始就要力争准确。”
嘉宸强调了中文资源的重要性,“必须要营造一个能说中文的环境,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来实现,也可以常去和中文老师们聊聊天。”
丹尼尔认为,学习语言的动机最重要,“如果只是为了职业发展而学习中文,那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你学中文是为了与人交流并结交朋友,从长远来看确实对学习更有帮助。”
一年一度的“汉语桥”已成为世界各地学生展示中文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相信通过这座桥梁,将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