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郑州举办,来围观他们的“中国故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 实习生 周玉琴
“这件事我替他‘背黑锅’,这里‘背黑锅’是什么意思?”“‘夸父逐日’故事中,夸父是如何追逐太阳的?”“菜品‘蚂蚁上树’主要是用什么和肉末做的?”
在10月22日、23日举行的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以下简称“汉语桥”)过桥赛中,类似的题目,着实让记者为选手们捏把汗,要知道,有些问题对咱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都有难度,更何况对这些出生并成长在外国、母语都不是汉语的选手们。
过桥赛是“汉语桥”的重头戏,也是复赛、决赛的头道关卡。本次过桥赛分为两轮比赛,第一轮为电脑答题,10月22日进行,主要考汉字、汉语知识、中国国情和历史、中华传统文化等;第二轮包括主题演讲和评委互动提问、中华才艺展示两部分,分别于10月23日、24日进行。
第一轮的题目五花八门,有“三顾茅庐的两位主角是谁”等历史题、“楚河、汉界现在在中国哪个省份”等地理题,还有“‘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等文学题。答对这些题目并不容易,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来自五大洲的汉语高手们却不惧挑战。拉脱维亚的选手贝娜茜说:“总体顺利,个别题目略有难度。”一位非洲姑娘一出赛场就对记者比出象征胜利的“V”字手势。“很有趣,答得很过瘾!”选手们说,通过比赛,又一次领略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在10月23日的主题演讲中,选手们表达了对中国、对汉语的热爱:“学习汉语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汉字那么美,让我一见钟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引经据典,让人刮目相看。
“你最喜欢哪一道中国菜?”“你印象最深的中国名人是谁?为什么?”面对评委的提问,选手们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现场掌声不断……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精彩的过桥赛,让汉语这一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据悉,本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题目设计、赛程安排、文化体验活动等方面均着重体现“黄河文明”和“现代化发展”两大核心元素。过桥赛后,选手们还将走进洛阳、安阳、开封等地,领略更加出彩的河南。
赛事介绍
“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被誉为汉语“奥林匹克”,是中外人文交流领域的知名品牌活动。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由孔子学院总部、河南省政府联合主办,以“携手汉语,筑梦未来”为主题,来自五大洲105个国家和地区的262名师生前来参加比赛,是参赛选手来源国家数量最多的一届。
网友评论
@珍珠小汤圆:“歪果仁”汉语说得这么牛,佩服佩服。
@落落: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为祖国点赞,为祖国骄傲。
@伊人回首在高楼:河南历史悠久,欢迎你们常来,也希望咱河南人展示好开放、包容的新形象,加油河南!
@陌上花绽放:了解了才会更热爱,期待这样的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河南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让更多人可以领略到中国之美、河南之美。
快来围观他们的“中国故事”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在“汉语桥”,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这句歌词的含义。10月22日、23日的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很多选手和中国、与汉语之间的动人故事。
美国选手白丽的妈妈,在上世纪80年代来到北京大学访学时,就对中国和中华文化一见钟情,提议家里所有人不仅要说好中文,而且要全面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我随着爸爸妈妈来中国旅行三次,不过这次是第一次来河南。”白丽说,“中国的美食品种丰富,这次来到河南,我一定要尝尝著名的胡辣汤。”
来自匈牙利的17岁的马宏博学习汉语已经有10年,因影视剧《包青天》而爱上中国。他已经来过中国八次,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这位帅小伙,还在《爸爸去哪儿》在匈牙利的节目录制中,朗诵了一首《沁园春·雪》。
《大中国》《中国话》《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歌曲,来自澳大利亚的博艺林也喜欢唱。虽然学中文只有两年时间,但是博艺林已经是一个资深“中国粉儿”,家里十口人都在他的带领下喜欢上了中国文化,他的妈妈最喜欢看《非诚勿扰》,他的妹妹最喜欢听《小苹果》。
“我是来自非洲布隆迪的丹尼。丹是‘一片丹心照汗青’的丹,尼是‘仲尼’的尼。”来自布隆迪的丹尼特别喜欢他的中文名字,更喜欢这样介绍自己。丹尼最喜欢读的中文书是《西游记》,他一直有个问题:“沙僧背的行李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编辑: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