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记2015美国中西部“汉语桥”比赛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唱着人们心肠的曲折,我想我很快乐……”如果不是置身现场,你可能听不出来是一个棕发碧眼的美国学生在字正腔圆地演唱这首风靡中国的《小情歌》。
第14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美国中西部赛区预选赛18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进行,包括《小情歌》演唱者基根•麦科里在内,来自美国中西部15所大学的近60名学生参加了当天的演讲和才艺比赛。最终,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艺莉获得优胜。
这些美国青年虽然学习中文时间长短不一,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中华文化着迷。
“我就是喜欢中文,我喜欢它的音调,我爱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中所有与众不同的东西,”参加一年级比赛的胡梅丽说。虽然工科学生的时间很少,但她还是打算明年夏天出国学习中文。
东密歇根大学哲学系三年级学生戴思哲两年前迷上了中国哲学,特别对庄子做了大量的研究。他非常诚恳地对记者说:“我希望西方世界的人们能更多地研究中国哲学。我认为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研究中国哲学的一大弊端,就是把有着几千年历史、独特的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冠之以西方的思维。”
参加四年级比赛的肖绍旷是圣母大学的学生,他以自己学习中文的亲身经历为主题作了演讲。这个原本是金融专业全美优等生的年轻人,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花木兰的故事,从此便爱上了中国文化,从选修中文一直到大学二年级把专业从金融改成了中文。
就像他在演讲中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名言那样,肖绍旷仅用三年时间就能自如地使用中文进行深入交流,成为美国众多中文学习者中的佼佼者。
“过去,如果一个美国人能够说上几句中文,认得几百个汉字,就会被认为十分了不起,是个中国专家 ,可以在美国大公司里获得派驻亚洲区的高级职位。但现在,这样的水平显然已经不够用了。我们需要培养具备更高中国语言和文化水平的人,才可以胜任在中国的职责。中美也将因为相互的学习了解而受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中美研究中心教授顾百里对参赛者的一番话,反映出当今美国人学习中文的巨大变化。
当天参赛学生的出色表现也实实在在印证了顾百里的话。这些土生土长的美国青年,有的甚至从没到过中国,但他们的汉语能力和才艺表演让人惊喜连连,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巨大热情更让观者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