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李白《行路难》:( ),忽复乘舟梦日边。

A.闲来垂钓壁溪上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闲来吟诗碧溪上

D.闲来垂钓璧溪上

B

【知识点】:

全诗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句连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姜太公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是伊尹在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增强了信心。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 。

A.长河落日圆

B.常河落日圆

C.长河夕阳圆

D.长河落日园

A

【知识点】:

全诗为:“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联,写出了作者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王国维称之为 “千古壮观” 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 “大漠” 的 “大” 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 “孤烟”。一个 “孤” 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 “直” 字,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 “长” 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 “圆” 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 “圆” 字,一个 “直” 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地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于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采葵持作羹。

A.春谷持作饭

B.舂谷持作饭

C.春谷持做饭

D.舂谷持做饭

B

【知识点】:

全诗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两句,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 “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加形象,倍伤人心神。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持:用。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纳兰性德《长相思》:身向榆关那畔行,( ) 。

A.夜深千帐灯

B.夜深万帐灯

C.夜沉万帐灯

D.夜沉千帐灯

A

【知识点】:

全词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平定。翌年三月,康熙皇帝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关时冰雪未消,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纳兰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得思念亲人朋友,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童孙未解供耕织,( )。

A.夜傍桑阴学种瓜

B.野傍桑阴学种瓜

C.也傍桑阴学种瓜

D.野傍桑阴学种花

C

【知识点】:

全诗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 指孩子们,他们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这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逸趣横生。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 。

A.万马齐暗究可哀

B.万马齐喑赳可哀

C.万马齐喑究可哀

D.万马齐谙究可哀

C

【知识点】:

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喻修辞格,“风雷” 比喻革命风暴。“万马齐喑”,喑(yīn),沉默,不说话,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该句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流水鳜鱼肥。

A.西塞山前白鹭飞

B.西塞山前百鹭飞

C.溪塞山前白鹭飞

D.茜塞山前白鹭飞

A

【知识点】:

全词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 即是 “曲子” 的简称。白鹭鸟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一派生机洋溢的景象。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变暖,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流水和鳜鱼勾起读者的想象,春季江南的美景似乎就在眼前。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王观《卜算子》:欲问行人去那边?( ) 。

A.眉眼盈盈处

B.眉眼莹莹处

C.眉眼嘤嘤处

D.眉眼滢滢处

A

【知识点】:

全词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盈盈:指美好的样子。“眉眼盈盈处”,一指比喻山水交汇的地域,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温情款款的那个人。因此 “盈盈” 二字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写出了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而其他选项的 “莹莹”“滢滢”“嘤嘤” 则皆无法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自在娇莺恰恰啼。

A.流连戏蝶时时舞

B.流连戏蝶有时舞

C.流恋戏碟时时舞

D.留连戏蝶时时舞

D

【知识点】:

全诗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题中这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 “留连” 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 “留连” 起来。“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娇” 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 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递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 ) 。

A.春来春水绿如蓝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春来江水绿入蓝

D.春来山水绿如蓝

B

【知识点】:

全词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通过 “红胜火” 和 “绿如蓝”,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First Prev 5 6 7 8 9 Next Last Total 108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