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诗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请问此诗句是描写什么食品?

A.老坛酸菜面

B.闽菜“佛跳墙”

C.闽西沉缸酒

D.福建老酒

B

【知识点】:

佛跳墙:闽菜首推“佛跳墙”。“佛跳墙”集山珍海味之大全,选用上等海参、鲍鱼、干贝、鱼翅、鸡肫、猪蹄筋、鸽蛋等多种原料,佐以花菇、冬笋、绍酒、冰糖、桂皮等辅料,放在绍酒瓮中文火慢煨数小时而成的。佛跳墙集数十种原料于一坛,汇合山珍海味之精华,又保持各自特色,其味浓郁芳香,鲜美独特,食之柔软嫩滑,味中有味。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传为清末名厨郑春发所创。据说有一次,一批文人学士品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香气四溢,有位文人诗兴大发,即席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佛跳墙之名不胫而走,流传至今,成为一道誉满中外的传统名菜。 老坛酸菜面:属于油炸型方便面,分为桶装和袋装,与其他方便面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酸菜包,凭借其独特的口味,被大多数人所喜爱。比较出名的老坛酸菜品牌有统一老坛酸菜和康师傅老坛酸菜。 闽西沉缸酒:龙岩沉缸酒有文字可考的是清嘉庆元年(1796),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发源地为今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黄邦村。因酿造中要经过“三沉三浮”而得名。龙岩当地妇女坐月子一般都喝沉缸酒,在民间还有“一斤酒胜九鸡”之说。2011年12月,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龙岩沉缸酒)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四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老酒:采用百年传统工艺,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和以红曲为糖化发酵剂,精酿而成,经三年以上贮存,香气浓郁,酒味醇厚。是一种半甜型黄酒。含糖量为3-10%,外观清亮透明、品味独特、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可增进食欲,用于烹调有调味和除腥之功效,是广为喜爱的理想调料酒。1999年被国家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被誉为中国“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历史悠久,请问:梨园戏诞生于哪个朝代?

A.北宋

B.南宋

C.唐代

D.元代

B

【知识点】:

梨园戏 从宫廷来,到民间去,这是“梨园”的宿命。公元714年,大唐天子李隆基在皇宫中设立了第一座国立戏曲学校,史称“梨园亭”。梨园,从此成了后世演艺界的别称。 在玄宗皇帝的注脚里,除了杨贵妃,还有他的音乐才华。戏曲界至今仍供奉唐玄宗为祖师爷,又因其善用羯鼓指挥乐队,后代的戏曲仍保留司鼓板为乐队的指挥,尊其为打鼓佬,位于舞台九龙口。 梨园因其宫廷血缘,注定了表演程式典雅,唱曲法度严谨。我们现在所说的梨园戏诞生于南宋,发源于泉州,又称宋元南戏,与浙江的南戏共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南宋时的泉州,经济繁荣,是文化丰饶之地,梨园戏亦蓬勃发展。梨园戏的语言基础为泉州方言,在音韵上保留诸多古语,但方言土腔一律以泉州音为准,同时杂糅了部分汉族民间音乐,因不同人物身份与地方色彩,保留了地方土音和古音。 梨园戏的一出戏里,可用一种宫调中的曲牌连缀表演,也可用不同宫调中的曲牌组套表演。每一出传统剧目都配有一套专属的曲牌,形式包含集曲、慢、引、小令等。梨园戏还可细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小梨园,演绎才子佳人的故事;第二种是下南流派,主要演绎家庭邻里故事;第三种是上路,主要演绎宫廷戏。梨园戏的乐律和乐器沿袭唐代旧制,采用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唢呐等伴奏,打击乐器以鼓、小锣、拍板为主。 梨园戏最特别之处是有传统的压脚打鼓。有别于其他剧种的锣鼓,梨园戏的鼓用音色浑厚的“南鼓”,伴奏时将左脚压在鼓面上,进行不同位置的移动,配合鼓槌打出几十种轻重不同的鼓点。 梨园戏表演细腻,有自己传统且严谨的艺术演绎程式,所以流传不甚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闽南各地散落着一些戏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成一个梨园戏团——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2006年,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泉州梨园戏的艺术家们,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如今,他们不仅面向全国,还面向欧洲开拓市场。虽然多数外国人听不懂唱词,但他们静下心来看着角色的表演,都会沉浸其中,继而喜欢上这典雅的唱腔和表演。台上低吟浅唱,台下穿越时空,八百年前的南戏遗响,饱经岁月,历久弥新。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田螺坑土楼群按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依山而建,被称为福建版的“布达拉宫”,请问:这个土楼群位于福建哪个地方?

A.南靖

B.永定

C.华安

D.平和

A

【知识点】:

坐落在福建漳州的南靖土楼,是中国传统土楼建筑的瑰宝之一。这些古老而神秘的土楼,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记忆,被誉为“屋里有楼,楼里有城,城里有千年的历史”。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以及中国唯一的椭圆形土楼组成,方楼在中间,其余四座环绕于其周围。田螺坑土楼群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被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称为“世界建筑奇葩”。景区设有上观景台和下观景台,从上往下看,整个土楼建筑群像是饭桌上的“四菜一汤”,因此成为很多游客的必打卡点之一。从下往上看,土楼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因此被称为福建版的“布达拉宫”,近距离看也很震撼。 裕昌楼:是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歪西斜”,三楼柱子向东歪,五楼柱子向西斜,最大的倾斜角度为15°,看似摇摇欲坠,但它已稳定地经受了七百年的侵蚀与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也是土楼不倒的神话。 和贵楼: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楼”。楼有“四奇”:一奇是楼高,是福建土楼之最;二奇是建楼之地位于沼泽之上,历经地震仍稳固如山;三奇是楼内有一清一浊两口井;四奇是和贵楼结构具有“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 怀远楼: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南靖土楼,它的命名有三重含义:一是“怀念远方的亲人”,二是楼的主人来自河南“怀”地,是这座楼的远方,三是训示家族子弟要胸怀远大志向。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以下不属于福州“三坊七巷”历史名人的是哪一位?

A.林则徐

B.严复

C.朱熹

D.林徽因

C

【知识点】:

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幼年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是中国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他的生平与福州三坊七巷没有交集。 福州的三坊七巷涌现出众多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影响的风云人物,如林则徐、严复、林徽因等。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是三坊七巷走出来的历史名人,目前三坊七巷有林则徐纪念馆。 严复,福建省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等著作,借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不仅在当时的文化界产生震动,也启蒙了几代中国人。严复在三坊七巷的郎官巷里,度过了晚年时光。 林徽因,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祖籍福建省闽侯县,林家是一个累世官宦、簪缨不绝的大家族,源于闽侯而世居福州三坊七巷。林徽因从小说得一口流利的福州话,后来在北京自家的茶会上也讲福州话。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在中国茶文化浩如烟海的长河里,建盏是茶器中令人仰止的高峰,请问:“建盏”的“建”是指哪个地方?

A.建阳

B.建瓯

C.建宁

D.建德

A

【知识点】:

建窑建盏 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茶器的演变史。在中国茶文化浩如烟海的长河里,建盏是茶器中令人仰止的高峰,它以朴实的材质、简洁的线条、幻化的斑彩,将自然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 建阳是建盏的故乡,古为建宁府建阳县,建窑、建盏的“建”字就取自其中。建盏,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黑瓷的代表,享有“瓷坛明珠”的美誉。“建盏就是以建阳当地含铁量较高的红壤土作为主要胎料,经揉泥、拉坯、上釉等多道工序,在建窑的窑炉中烧制而成的黑釉瓷器。”著名建盏考古专家谢道华介绍说,建窑是建阳古时烧制瓷器的窑厂,在建窑烧制的瓷器中,以建盏最为出名。 据相关史料记载,建盏创烧于五代末,在两宋时达到鼎盛,自元代初期开始逐渐衰落。宋代之所以是建盏的鼎盛期,与斗茶之风盛行密不可分。所谓斗茶,就是比赛茶的优劣,先看汤色,再看汤花。当时,上起皇帝,下至百姓,无不钟爱斗茶。斗茶这一竞技活动是由宋代独特的点茶文化衍生而来的。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作为国之瑰宝的建盏,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日本是最早意识到建盏魅力的国家。早在13世纪,日本僧侣来到浙江临安天目山径山寺学佛,回国时就带回了一批黑釉茶碗,即建盏。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建阳建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建盏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建阳被授予“中国建窑建盏之都”荣誉称号。 中国茶常用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艺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器具则更重要讲究,不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条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分别为: 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国道家五行思想与儒家为国励志精神而设计,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其具体设计思想见后章茶道部分)、笤(以竹丝编织,方形,用以采茶。不仅要方便,而且编制美观,这是由于古人常自采自制自食而特意设置)、炭挝(六棱铁器,长一尺,用以碎炭)、火夹(用以夹炭入炉)、釜(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铁为之,唐代亦有釜瓷石釜,富家有银釜)、交床(以木制,用以置放茶釜)、纸囊(茶炙热后储存其中,不使泄其香)、碾与拂末(前者碾茶,后者将茶拂清)、罗合(罗是筛茶的,合是贮茶的)、则(有如现在的汤匙形,量茶之多少)、水方(用以贮生水)、漉水囊(用以过滤煮茶之水,有铜制、木制、竹制)、瓢(杓水用,有用木制)、竹荚(煮茶时环击汤心,以发茶性)、鹾簋与揭(唐代煮茶加盐去苦增甜,前者贮盐花,后者杓盐花)、熟盂(用以贮热水。唐人煮茶讲究三沸,一沸后加入茶直接煮,二沸时出现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将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称之为“救沸”、“育华”)、碗(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还有鼎州瓷、婺州瓷、岳州瓷、寿州瓷、洪州瓷。以越瓷为上品。唐代茶碗高足、偏身)、畚(用以贮碗)、扎(洗刷器物用,类似现在的炊帚)、涤方(用以贮水洗具)、渣方(汇聚各种沉渣)、巾(用以擦拭器具)、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类似现代酒架)、都篮(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以备来日)。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福建省于1999年获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地方是哪里?

A.福建土楼

B.武夷山

C.鼓浪屿

D.泉州

B

【知识点】:

福建省拥有“武夷山”“福建土楼”“鼓浪屿”“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等5处世界遗产,各处获评时间如下: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999年12月); 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2008年7月); 中国泰宁丹霞(2010年8月); 厦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7月);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处福建武夷山市的西南部,包括中西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以及古汉城遗址保护区为核心区域,中部的九曲溪生态保护区则为次核心区域。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点主要有:架壑船棺、闽越王城、武夷精舍、兴贤书院等。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问:单体面积最大,被誉为“土楼之王”的是以下哪个选项?

A.振成楼

B.二宜楼

C.南阳楼

D.东阳楼

B

【知识点】:

二宜楼是世遗土楼中单体面积最大的,位于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它以年代之久远、体量之庞大、设计之合理、保存之完好,独占福建土楼之鳌头,有着“土楼之王”“神州第一楼”等美誉,也是福建土楼中最早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 二宜楼的建造前后历时30年,工程浩大。据建筑部门测量,其占地就达10亩,建筑面积有33082平方米,房间215间,可见石料3900立方米,土方12000立方米,木材930立方米,黑瓦约40万片。 二宜楼的装饰也十分有看点。二宜楼文化内涵丰富,楼内共存有壁画593平方米、226幅,彩绘99平方米、228幅,木雕349件,楹联163副,在中国古民居中亦属罕见,堪称民间艺术珍品。 更为特别的是,二宜楼内第3、6、10三个单元阁楼内,彩绘壁画体现出浓郁的西洋风格。不仅墙上张贴有20世纪30年代外国的报纸,单元阁楼内还画有西洋彩绘和18面洋钟。 有专家大胆推测:这些时钟彩绘很可能是当时世界各地的时差表。 据介绍,民国初年,二宜楼的蒋氏祖先曾漂洋过海,到印尼、马来西亚一带经商,他们将“忠孝仁义礼智信”文化传播出去,又带回这些外国文化。而这些遗存的彩绘壁画,正是二宜楼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振成楼位于福建永定湖坑镇洪坑村,是福建土楼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土楼王子”,亦有“东方建筑明珠”的美誉。振成楼是客家圆楼的精品之一,外形似一顶古代官帽,在永定两万多座土楼中,较具代表性。振成楼坐北朝南,主楼按易经八卦设计,分成八卦,俗称“八卦楼”。 南阳楼以二宜楼为蓝本,所以二宜楼建筑设计方面的优点特点都被南阳楼吸收,南阳楼成为二宜楼的缩影。南阳楼是福建圆形土楼中最讲究楼外周边景观环境的土楼,也是在福建土楼中唯一利用外景和人为建设外景互动的楼。 东阳楼是一座巨型的生土方楼,背靠狮子山,意含“狮子踏印”。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东阳楼的建筑思想不再围绕着防御,而追求厅大,厨房大,卫生间大、住房小的“三大一小”的居住舒适性,在一百年前的华安山区出现,在山区的民居建筑史上可算是一次革命。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中国古代对航海的贡献包括发明制造四大古船,请问:以下泉州古代制造的是哪一种海船?

A.沙船

B.福船

C.广船

D.鸟船

B

【知识点】: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远洋船舶——福船 “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城。”宋元时期,泉州造船业蓬勃兴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远洋船舶——福船,在刺桐城建造,从刺桐港起航,驶向深蓝,让向海的泉州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了泉州。 水密隔舱技术是中国商船抗击风浪远航的“高科技”。泉州作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核心区,至今仍然传承着这项人类造船史上伟大的发明。 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搏击风浪的拼搏勇气,随着海洋文化基因深深镌刻在刺桐文脉中。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古船陈列馆内,安放着一艘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宋代木质海船。它残缺却依然雄伟的躯体上留着搏击风浪的斑驳痕迹,刻录着刺桐城“东方第一大港”的荣光。泉州海交馆副馆长林瀚介绍,这艘1974年从泉州后渚港发掘出土的古船,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艘从海外返航并已出土的中国传统木帆船,其形制正是中国福船的典型船型。它曾是长达34米、宽11米、型深3.8米的三桅远洋货船,载重量200吨,排水量约400吨。巨大的船体设置了12道隔舱板,将整艘船分隔成13个舱,彼此独立,互不透水。 这些独立的、密封的船舱,正是中国造船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水密隔舱。福建制造的海船称为“福船”,与“沙船”“广船”“鸟船”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船型。福船船体采用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建造材料,以尖底造型、小方头阔尾、多水密隔舱为显著特征,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核心区就在泉州。宋元时期,刺桐城里制造的福船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船舶,梯航万国。 沙船:一种平底、方头、方艄的海船,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船型,运用范围非常广泛,沿江沿海都有沙船踪迹。早在宋代以前公元十世纪初,就有中国沙船到爪哇的记载。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都有沙船类型的壁画。在唐宋时期,它已经成型,成为中国北方海区航行的主要海船。因其适于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所以被命名沙船,也叫作“防沙平底船”。它江河湖海皆可航行,适航性特别强,宽、大、扁、浅是 其最突出的特点。沙船的纵向结构采用“扁龙骨”,从而使纵向强度得到加强;横向结构则是采用水密隔舱的工艺。这样,沙船纵横一体,抗沉性较好。同时,为 提高抗沉性,沙船上还有“太平篮”。当风浪大时,从船上适当位置放下用竹编的其中装有石块的竹篮,悬于水中,使船减少摇摆。 沙船的特点主要有四方面:第一,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安全。特别是风向潮向不同时,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比较安全。第二,沙船能调俄使斗风,顺风逆风都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适航性能好。第三,船宽初稳性大,又有各项保持稳性 的设备,所以稳性最好。第四,多桅多帆,帆高利于使风,吃水浅,阻力小,快航性好。 沙船方头方尾,俗称“方艄”;甲板面宽敞,型深小,干舷低;采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 浪;有“出艄”便于安装升降舵,有“虚艄”便于操纵艄篷:多桅多帆,航速比较快,舵面积大又能升降,出海时部分舵叶降到船底以下,能增加舵的效应,减少横 漂,遇浅水可以把舵升上。 沙船采用平板龙骨,比较弱,宽厚是同级缯船的百分之四五十,结构强度仍比其他同级航海帆船大。采用多水密隔舱以提高船的抗沉 性。七级风能航行无碍,又能耐浪,所以沙船航程远达非洲。 广船:产于广东,它的基本特点是头尖体长,上宽下窄,线型瘦尖底,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船体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纵向强度依靠龙骨和大擸维持。结构坚固,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广船起源于春秋时期或更早期,唐宋时期是发展成熟期定型于元明,成为中国的一种著名船型。它的基本特点是头尖体长,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船体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纵向强度依靠龙骨和大维持。结构坚固,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 鸟船:又称绿眉毛,是浙江沿海一带的海船,其特点是船首形似鸟嘴,故称鸟船,古代浙江人认为是鸟衔来稻谷种子,才造就了浙江的鱼米之乡,所以把船头做成鸟嘴状。由于鸟船船头眼上方有条绿色眉,故它又得名绿眉毛。据造船史研究者研究,在郑和船队中就有鸟船这种古船型。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中国茶文化中流行斗茶。这习俗最早出现于宋代以北苑贡茶闻名的建安。斗茶时,常用一种黑色的茶盏,名叫“兔毫盏”。请问“兔毫盏”出自中国哪个窑口?

A.景德镇窑

B.建窑

C.龙泉窑

D.磁灶窑

B

【知识点】:

建窑兔毫盏:建窑是宋代名窑之一,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后井村一带,所产黑釉瓷盏俗称“建盏”。建盏中以漆黑发亮的乌金釉和变幻莫测的兔毫釉为主,尤以兔毫釉更具盛名,是建盏中的窑变类名贵品种,以其如丝似毫的窑变色彩流纹命名,故又称“兔毫盏”。造型为敞口,深腹,汪圈足。因胎厚色黑,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或“进贡”字样。它的胎体厚实、坚致,色呈浅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盏为主。宋代黑釉瓷器极为流行,这与当时的饮茶风气有关。宋代茶叶是制成半发酵的膏饼,饮用之前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入茶碗内,再冲入沸水,水面便沸起一层白色的沫。宋代从皇帝到文人,都喜爱“斗茶”,即品评茶叶质量的好坏。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龙泉窑生产始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最长的一个瓷窑。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北宋中晚期是龙泉窑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胎体较为厚重,造型规整,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龙泉窑的精湛技艺、精美的釉色及高超的质量,在宋元民窑瓷器中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 磁灶窑: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以历代烧制陶瓷而得名。磁灶窑生产始于南朝,发展于隋唐,宋元时期达到鼎盛,一直延续到明清及近现代。目前,磁灶窑已发现南朝至清代(6—20世纪)窑址26处,其中宋元时期(10—14世纪)窑址12处,均分布于晋江支流九十九溪两岸的小山坡上。器物有碗、盏、盆、军持、瓶、碟、执壶、炉以及建材等。磁灶窑址是集中、系统反映了古代陶瓷生产、外销全过程的历史遗迹,具有较高学术研究、科学展示和保护价值的考古遗址。2006年5月25日,磁灶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科技、教育与职业发展

福建省30多年持续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并取得成功的地方是哪里?

A.长汀

B.福州

C.厦门

D.宁德

A

【知识点】:

长汀曾经是中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城之一,经过30多年的治理,实现了水土治理保持与改善民生的“双赢”。 长汀地处福建西部,是中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城之一。经过30多年的努力,几代长汀人与百万亩荒山作战,终将大片大片的“火焰山”“秃头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花果山”,创造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是福建省“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在2021年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入选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并向全球推广,“长汀经验”走向了世界。

First Prev 51 52 53 54 55 Next Last Total 305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