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 “书圣” 的美誉。请问以下哪一幅书法名作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A.《兰亭序》

B.《丧乱贴》

C.《鸭头丸帖》

D.《快雪时晴帖》

C

【知识点】:

其他三个法帖均为王羲之作品。《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唐代摹本,共有两行十五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幅作品运笔非常熟练,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笔锋人纸灵巧而又变化多姿,方笔、圆笔、侧锋、藏锋都有,如“鸭”“当”两字起笔处是顺着笔锋直接入笔,“故”字起笔是侧锋,“头”“不”等字与上一字相连,所以是逆锋起笔,但也有以顿笔和藏锋起笔的,如“明、君”等字。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连中有断,如第一行“明当必”,第二行的“集当与”笔画连绵,而“佳、明”,“与、君”等字之间重新起笔,调整笔锋,但暗中还是有呼应,断连结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灵活。帖中的十多个字曲直结合:横竖较直,有刚劲之美;又有圆转外拓的曲笔,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润,变化丰富。章法上行距很宽,显得消散疏朗,堪称是一幅不拘法则而又无处不存在法则、妩媚秀丽而又散朗洒脱的草书精品。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是哪位明代大画家的诗句?

A.赵孟頫

B.唐伯虎

C.徐文长

D.郑板桥

B

【知识点】:

出自唐寅《言志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寅,字子畏,一字伯虎,晚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县人。由文人转而成职业画家,诗书画俱佳,号称“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原是盐商之子,少年才名后参加顺天府的乡试得中第一名“解元”。其有一方印章“南京解元”一直在用。但赴京会试时因科举舞弊案受累入狱,所有的功名都被取消。唐寅因仕途无望,乃游历名山大川,以诗文书画为生,写出“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诗句。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以及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也宣传、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唐寅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图片 中国文学、艺术

马王堆汉墓是著名的西汉时期墓葬,其陪葬品保存完好。这幅图是从西汉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帛画,其名称为:

A.导引图

B.五禽戏图

C.体操图

D.养生图

A

【知识点】:

《导引图》养生图谱,是现存最早的导引图谱。原帛画长约100厘米,与前段40厘米帛书相连,画高40厘米。《导引图》是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现存最早的一卷保健运动的工笔彩色帛画,为西汉早期作品。《导引图》出土时残缺严重,经过拼复共有44幅小型全身导引图,从上到下分四层排列,每层各有11幅小图。而发明“五禽戏”的华佗是东汉时期人。据此我们可以认定,《导引图》与《五禽戏图》不是一回事。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图片 中国文学、艺术

这幅图为著名的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锦,出土于中国的哪个省级行政区?

A.河南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D

【知识点】: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此为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织有八个汉隶文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除去文字之外,还有用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的汉式典型的图案:云气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方寸不大内涵丰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字出自《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古代的“五星”指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天地回转,日月流逝,五星难以聚合。然而,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这在《天宫书》《汉书》《张耳传》《汉纪》均有记载。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中国历史上以玉琮而闻名的考古学文化是指:

A.红山文化

B.石峁文化

C.仰韶文化

D.良渚文化

D

【知识点】:

良渚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器物首推玉琮。良渚文化遗址是1936年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遗址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中心在浙江省余杭的良渚,按照考古学惯例命名为“良渚文化”,存在时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良渚文化的玉雕十分发达,作品种类丰富,品种繁多。玉琮是古代用于祭祀大地的象征物。《周礼·春官·大宗伯》载,古人“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黄琮”便是玉琮,玉琮的形制多内圆外方,以表示天和地,中间的圆孔象征沟通天地的通道。大部分玉琮外部的方形四角上刻有神秘兽面纹图像,整个造型呈现神秘、庄重、不可侵犯的宗教氛围,体现了原始先民的宗教观念。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有一种流行在苏州一带的丝织工艺,不同于一般锦的织法 “通经通纬” 法,采用 “通经断纬” 的织法,是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这种工艺被称为:

A.湘绣

B.顾绣

C.云锦

D.缂丝

D

【知识点】:

通经断纬又称挑花结本,是缂丝织造的重要步骤,“通经断纬”是缂丝制造工艺中的艺术特点,也是判断是否是缂丝织品的首要标准。一般以生丝作经线,熟丝作纬线。 缂丝英,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有一种瓷器烧制工艺,采用铜作为着色剂,釉下施彩,与青花瓷的烧制温度非常接近,这种工艺被称为:

A.粉彩

B.釉里红

C.斗彩

D.五彩

B

【知识点】: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但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复杂。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 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明洪武年间釉里红较为盛行,呈色浅红而带灰色。当时的器物釉面有的有纹片。除了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及口径在20厘米的大碗为釉底外,其他均为糙底。装饰以线描为主,纹饰有缠枝菊纹、缠枝牡丹、缠枝莲等,与元代的人物故事、动物、鱼藻等图案相比,就显得简单了。器型除了瓶、壶外,还有盘、碗、罐等。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图片 中国文学、艺术

此画为北宋著名山水画家范宽的代表作,是中国著名山水画作品,明董其昌评此画为 “宋画第一”,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 “镇院之宝” 之一。此画名称叫:

A.西山行旅图

B.关山行旅图

C.溪山行旅图

D.锡山行旅图

C

【知识点】: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范宽,宋代绘画大师,又名中正,字中立,汉族,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僧人,以狂草而闻名,其代表作为《自叙帖》《草书千字文》。请问他是:

A.智永

B.怀素

C.玄奘

D.张旭

B

【知识点】: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草书千字文》诸帖。 《自叙帖》,纸本墨迹卷,怀素书于公元777年(唐大历十二年)。大草(狂草)书,凡一百二十六行,首六行早损,由宋代苏舜钦补成。《自叙帖》乃怀素草书的巨制,活泼飞动,笔下生风,“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实在是一篇情愫奔腾激荡,“泼墨大写意”般的抒情之作。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以深厚的金石功底入书法、绘画与篆刻中,他是:

A.齐白石

B.吴昌硕

C.刘海粟

D.徐悲鸿

B

【知识点】: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性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今湖州市安吉县)人。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First Prev 44 45 46 47 48 Next Last Total 305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