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 ) 。

A.春来春水绿如蓝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春来江水绿入蓝

D.春来山水绿如蓝

B

【知识点】:

全词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通过 “红胜火” 和 “绿如蓝”,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李白《望天门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

A.天门中断楚江开

B.山门中断楚江开

C.天门山中蜀江开

D.天门中断蜀江开

A

【知识点】:

全诗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 。

A.欲作家书意千重

B.欲作家书意万重

C.欲做家书意千重

D.欲做家书意万重

B

【知识点】:

全诗为:“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 —— 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作” 常用来表示当作、作为和充当的意思,如作罢、作别。“作” 还常表示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思,如作案、作恶。“作” 还表示写作和作品的意思,如作曲、作词、成功之作。“作” 也表示振作、起始和装作、发作的意思,如一鼓作气、装模作样。“作古” 表示去世,“作为” 表示所作所为或成绩。 “做” 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如做工、多做贡献。“做” 还表示制作和制造的意思,如做衣服、做文章。“做” 也表示当、充当的意思,如做媒、做官、做老师。“做” 还表示举行、举办和用做、结成某种关系的意思,如做寿、做礼拜。在汉字中,“作” 字出现很早,“做” 字出现较晚,开始凡写 “做” 的地方都可写 “作”,现在已有分工,不能混用。 习惯上,制作或活动涉及的对象是具体的,一般用 “做”;抽象一点的或书面色彩重一点的,一般用 “作”;成语里一般用 “作”。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王安石《泊船瓜洲》:( ),钟山只隔数重山。

A.京口瓜洲一水间

B.京口瓜州一水间

C.京口瓜舟一水间

D.春风又绿江南岸

A

【知识点】:

全诗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州,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中,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像水中的陆地。“州” 是 “洲” 的本字。《说文解字》有言:“水中可居曰州。” 后作为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历代多有兴废。相传大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随着文字字义的分化演变,后来 “州” 的本义 “水中陆地” 写作 “洲”,“州” 往往指行政区划。洲,形声,从水,州声,指水中的陆地。“洲” 本作 “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瓜洲最初为长江中流沙冲积而成的水下暗沙,随江潮涨落时隐时现,出现在汉朝以后,因形状如瓜而得名,又称瓜步或瓜埠。晋朝露出水面,成为长江中四面环水的沙洲,岛上逐渐形成渔村、集镇。因此现在 “瓜洲” 的 “洲” 带有三点水。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陆游《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 ) 。

A.拄杖有时夜叩门

B.拄杖时时夜叩门

C.拄杖无时夜叩门

D.杵杖无时夜叩门

C

【知识点】:

全诗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首诗是作者蛰居山阴老家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现了作者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的喜悦、挚爱之情。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即随时。诗人已 “游” 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而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闲谈,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 ) 。

A.碧海清天夜夜心

B.碧海青天夜夜心

C.碧海晴天夜夜心

D.璧海青天夜夜心

B

【知识点】:

全诗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题目中的这句的意思是: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 “悔偷灵药” 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感受,因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应悔” 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平明送客楚山孤。

A.春雨连江夜入吴

B.寒雨联江夜入吴

C.寒雨连江夜入无

D.寒雨连江夜入吴

D

【知识点】: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 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芙蓉楼是送客的地点,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记载:“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吴是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寒雨连江夜入吴” 一句点出了送客的时间、地点、环境,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连” 字和 “入” 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孟浩然《过故人庄》:( ),把酒话桑麻。

A.开轩面场圃

B.开轩面长圃

C.开轩面场铺

D.开轩面场浦

A

【知识点】:

场(cháng),谷场,场子,《诗・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圃(pǔ),形声,从囗,甫声。囗( wéi),围的古体字,从囗的字往往表示某一个范围或区域。圃本义为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书写老朋友的情谊。全诗为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目中这一句将视野拉近,两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外景映入眼帘,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宾主的欢笑和闲谈的话语,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

A.在湖山水之间也

B.在乎山水之间

C.在乎山水之间也

D.在山水之间也

C

【知识点】:

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全文贯穿一个 “乐” 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 “与民同乐” 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是全篇的主旨。“也” 主要表示肯定、判断语气。“乎” 可作介词和语气词,作介词时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示处所、时间,介绍涉及的对象,表示比较,表示被动,在本题中 “乎” 表示处所,醉翁之意所在之处为 “山水之间”;作语气词时表示疑问、反问语气,如:“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起义》)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国文学、艺术

《木兰辞》:( ),寒光照铁衣。

A.朔气传金柝

B.烁气传金柝

C.朔气传金拓

D.硕气传金柝

A

【知识点】:

《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却辞官还家的故事。“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一句,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朔,北方,《说文解字》对于朔的解释为:“朔,月一日始苏也。从月,屰声。”;朔气,北方的寒气。柝 ,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整句的意思是: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First Prev 40 41 42 43 44 Next Last Total 522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