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文知识

表示 “由于喜欢某人或某物,连带与他有关的人或物也喜欢” 的是以下哪个成语呢?

A.爱屋及乌

B.情有独钟

C.如获至宝

D.流连忘返

A

【知识点】:

爱屋及乌的意思是由于喜欢某人或某物,连带与他有关的人或物也喜欢。例如:她非常喜爱那个歌手,爱屋及乌,连歌手用过的东西都觉得珍贵无比。 爱不释手的意思是因喜欢某物而舍不得放下,形容极其喜爱。例如:他对这本新买的书爱不释手,一直捧在手里仔细阅读。 如获至宝的意思是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例如:他意外地得到了那本梦寐以求的古籍,简直如获至宝。 情有独钟的意思是对某人或某物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上面,表示特别喜爱、专注。例如:他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收集了大量的唱片。 流连忘返的意思是留恋不愿意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沉醉、迷恋。例如: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在什么地方的文字?

A.盔甲和骨头

B.龟甲和兽骨

C.乌龟的骨头

D.龟甲和龟骨

B

【知识点】: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文字。所谓的龟甲,指的是乌龟的腹甲和背甲,兽骨主要是指牛的肩胛骨。在19世纪末,甲骨文被大量发现,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甲骨大约有15万片,4500多个单字,其中已经被识别的有1500多个。 甲骨文大量记录了殷商时期的天文、气象、历法、地理、征伐、农业、畜牧等方面的资料。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最为完整的文字,已经完全具备了汉字“六书”的构字原理。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福建的民间信仰首推妈祖信仰,妈祖以其悠久的信仰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海神。请问: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以下哪个选项?

A.妈祖是海上保护神

B.妈祖是唐代莆田人

C.福建海外贸易发展促进妈祖信仰传播

D.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

B

【知识点】:

妈祖信仰是福建影响最大的民间信仰,自宋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妈祖确有其人,她姓林名默,宋代莆田湄洲岛人。妈祖生前是一名女巫,有一定的通灵能力,当地人称她 “通贤神女”。她善于泅水驾舟,性格坚强,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许多渔民商人。她见义勇为、扶危救困、无私奉献精神深受乡民崇敬和爱戴。妈祖 “羽化” 后,当地乡民立庙祭祀。北宋以后,随着历代帝王褒封的不断升级,妈祖的影响逐渐扩大。宋元以来,福建海上贸易繁荣发展,人们为了祈求航海的安全,导致妈祖信仰得到迅速传播,从区域性海神发展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海神。明清时期,随着闽人向台湾和海外迁徙,妈祖信仰也随之传播到台湾与海外。如今,妈祖信仰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的影响。俗话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 妈祖信仰在一千多年的传播过程中,经过演绎、充实、升华,其内涵不断拓展,从而形成颇具特色的妈祖文化。概括起来,妈祖文化的内涵有四个方面:一、仁爱善良、无私奉献。二、见义勇为、扶危救困。三、不畏艰险、拼搏进取。四、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而妈祖文化的外延,更是涵盖历史、文学、艺术、礼仪、民俗等方面。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此外,福建省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过节习俗,如 “博饼”“摆塔”“待月华”“请月姑” 等。请问:“摆塔” 是福建哪地区的中秋习俗?

A.福州地区

B.闽南地区

C.闽西地区

D.莆仙地区

A

【知识点】: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中秋节,又有 “团圆节” 之称。中秋佳节吃月饼是中国的各地传统习俗,但各地还有一些不同的、颇具特色的过节习俗。就福建而言,闽南民间有 “博饼” 习俗,又称博状元饼、夺状元饼、玩状元饼、戏饼等。竞夺状元饼,原来是寓意为获取功名、争夺头彩的游戏,现在成为人们佳节团聚,交流感情的文娱活动。中秋 “摆塔”,是福州中秋节一项非常有特色的习俗。过节期间,每家厅堂都搭梯层木架,最高一层摆小塔模型,下摆各式各样历史人物以及渔、樵、耕、读等民间人物泥塑。中秋摆塔为佳节增添热闹气氛。此外,各地区尚有一些特殊风俗。据民国《福建通志》记载:福州城内 “中秋士女登乌石山进香,夜燃神光塔灯,是夜妇女连臂出游,谓‘走百病’”;莆仙地区 “中秋望月,宴饮达曙,笙歌载路,谓之‘待月华’”;漳州地区 “儿女于月中设果饼,膜拜致辞,谓之‘请月姑’” 等等。 福州中秋摆塔习俗,与明代抗倭有密切关系。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平定倭寇之后回到福州,恰逢中秋节,为了欢迎凯旋之师,福州百姓将家里贵重物品摆在门口以示庆贺。由于福州寺庙佛塔众多,所以摆设品多为古塔模型,之后相沿成俗,形成 “摆塔” 习俗。福州中秋节摆塔习俗还远播台湾、东南亚地区。 相传,闽南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安海、厦门时,为了缓解士兵中秋思乡之情、鼓励士气而发明的。如今 “博饼” 习俗已传遍八闽各地,时间也不限于中秋节。不少商会、企业在做 “尾牙” 时,往往也会进行博饼活动,以增添节日气氛,也寓意来年生意兴隆、企业发展。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鱼丸是福建颇有特色的小吃,也是中华一大美食。 福建鱼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包心鱼丸,另一是实心鱼丸。请问: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

A.包心鱼丸又叫 “花枝丸”

B.包心鱼丸主要流行在福州地区

C.实心鱼丸又叫 “脆丸”

D.实心鱼丸主要流行在闽南地区

A

【知识点】:

福建鱼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包心鱼丸,另一是实心鱼丸。包心鱼丸主要流行在福州地区。鱼丸的外壳是用鱼肉与薯粉搅成泥状,馅是用猪精肉细剁而成,再调以生抽、味精、白糖等佐料。外壳所用的鱼可分为海、河两类,海鱼以鳗鱼为上品,鲨鱼次之,马鲛鱼再次之;河鱼多用鲢鱼,其质量自然不及海鱼所做的好。包心鱼丸口感非常好,入口有弹性,咬起来筋柔,外壳鱼香鲜美,肉馅醇香鲜甜,鱼香肉香浑然一体,非常可口。再配以加有芹菜花或葱花、香油、香醋、胡椒面的清汤,真是回味无穷。实心鱼丸在闽南一带较普遍,做法与包心鱼丸基本相似,只是少了包馅这道环节。实心鱼丸弹性更好,若将质真艺精的实心鱼丸往地下一甩,会反弹几尺高。因实心鱼丸口感更脆嫩,所以又称 “脆丸”。实心鱼丸虽然没有肉馅,但别有一番风味。其吃法,可配汤,可作火锅料,亦可作 “关东煮”,颇为流行。福建 “鱼丸” 与外省丸子大相径庭,很有自身特色。梁实秋《雅舍谈吃》写道:“初到台湾,见推车小贩卖鱼丸,现煮现卖,热腾腾的。一碗两颗,相当大。一口咬下去,不大对劲,相当结实。” 梁实秋所吃的鱼丸就是从福建传过去的鱼丸。实心鱼丸有用墨鱼为原料的,叫 “花枝丸”。墨鱼亦称乌贼鱼、墨斗鱼、目鱼等,福建还有一美称叫 “花枝”,周亮工《闽小记》记载说:“墨鱼又名算袋鱼,闽人名之花枝。”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说:“舶之至时与不时者,风也。而能使风之从律而不愆者,神也。是以国有典祀,俾守土之臣,一岁而再祷焉。” 这句话说明为了保障中外船只平安远航或安全归来,泉州地方官都要举行什么仪式?

A.祭海

B.祈风

C.祭神

D.祈雨

B

【知识点】:

宋代,每当春夏之交和秋冬之际,泉州的地方官都要云集于泉州西郊的九日山,举行隆重的祈风仪式,为即将远航或归来的中外商船能够平安抵达,向海神祈求顺风。 九日山祈风石刻 九日山尚存祈风石刻 10 方,记载了参与祈风仪式的主要人员有: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军政要员及皇室成员。反映了宋代地方与国家对海外贸易的积极推动。九日山祈风石刻群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是 2021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大约从明代开始,福建民众正月初一早上多有吃线面泡鸭蛋的 “太平面”。请问:吃 “太平面” 寓意什么?

A.寓意祥瑞喜庆

B.寓意平平安安

C.寓意美味佳肴

D.寓意福寿绵长

B

【知识点】:

线面是福建独具特色的面食,福州、莆田等地称 “索面”,闽南称 “面索”。线面的制作方法:在和面时加入一定量的盐,使和出来的面团更具有柔韧性。然后将面团一头粘在小竹棍上,竹棍再插在木架上;另一头同样粘在小竹棍上,再用手工拉成细而匀的线状,晒干而成。福州线面长可达两三米,细如丝线,故又名长面。由于福州话 “长面” 与 “长命” 谐音,所以线面也称长寿面。民间寿诞、婚嫁、满月等喜庆活动,都要吃线面,以祝贺长寿。其吃法是将线面放进滚开的水锅中,稍煮捞出后,泡以炖品(猪脚、猪肚、牛羊肉、鸡鸭、目鱼等),再加上些许福建老酒,味道鲜美纯香,非常可口。 正月初一早上,福州等海边民众多有吃太平面的习俗,以表达每年一开始都平平安安。即用白煮鸭蛋来泡线面食用,因福州话鸭蛋与 “压乱” 谐音,故鸭蛋亦称太平蛋,寓意平安、太平。用太平蛋泡线面,称为 “太平面”。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明代闽籍学者谢肇淛曾说:“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者。” 请问:这里的 “上元” 是指什么节日?

A.中秋节

B.除夕

C.元宵节

D.清明节

C

【知识点】:

元宵节: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令,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古代历法而言,正月是元月。《说文解字》记载说:“元,为始;霄,为夜。” 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 “元宵节”。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宋代以前元宵节多称 “上元”、“元夜”、“元夕”,宋代以后文献记载多见 “元宵”。之所以称 “上元”,是因为唐初受到道教的影响,道教有上元、中元、下元之 “三元说”。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构成春节年俗的重要内容。元宵节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备受重视。2008 年 6 月,元宵节民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终身追求,这句话出自于哪本中国儒学经典?

A.《论语》

B.《春秋》

C.《孟子》

D.《周易》

C

【知识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原文为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可以解释为: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身处穷途困境时,要洁身自好,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身处得志显达时,还要想着造福天下百姓。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闽学的代表人物是谁?

A.杨时 朱熹

B.程颐 程颢

C.张载 张栻

D.陆九渊 王守仁

A

【知识点】:

杨时:(1053 年 —1135 年),字中立,号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剑西镛州龙池团(今福建省三明市)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杨时学问渊博,有经邦济世之才,为官政绩突出,爱国恤民,清廉正直,先历官之处 “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他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 “南剑三先生”,被后世尊为 “闽学鼻祖”,将 “二程” 洛学传播至东南等广大地区,在 “二程” 和朱熹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闽学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理学南传及中华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熹:(1130 年 —1200 年),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是 “二程” 三传弟子李侗学生。朱熹的哲学体系以 “二程” 的理本论为基础,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及佛、道教思想而形成。与 “二程” 学说合称为 “程朱理学”。其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官方哲学。其著述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熹创办书院,讲解经书,宣传理学,培养了大批弟子,因弟子多为福建人,形成的学派世称 “闽学”。朱熹自号 “紫阳”,后来有学者称朱熹为 “紫阳夫子”,因此闽学又称为 “紫阳学派”。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代表了理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First Prev 1 2 3 4 5 Next Last Total 305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