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先秦诸家中唯一专精于天文历算的学派是:

A.阴阳家

B.道家

C.兵家

D.名家

A

【知识点】: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哲学流派,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 “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 “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阴阳家则是先秦诸家中唯一专精于天文历算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战国末齐国的邹衍。邹衍的著作有《邹子》和《邹子终始》,据说有十余万言,但早已佚失。现只有《吕氏春秋》、司马迁《史记》的一些段落可见其思想。阴阳家出于道家。汉初阴阳家还存在,在西汉中叶以后已不复存在。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 “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

C.诗 书 礼 乐

D.德行、政事、文学、言语

B

【知识点】:

《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是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文献。关于 “孔门四科” 之内容,有两种说法,一是《论语・述而》载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因此后世有人遂认为孔门四科指 “文、行、忠、信” 四个方面;二是更多的后世学者将德行、政事、文学、言语视为 “孔门四科”,其基本依据是《论语・先进》上有这样的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这就是说,孔门弟子根据其学业特长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先秦时期除了作为最早学术分类的 “六艺” 外,似乎还存在着 “孔门四科” 这样的分科性学术门类。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 “兼爱”,他所反对的 “爱有差等” 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A

【知识点】:

“爱有差等” 为儒家主张,是人性的一部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爱有差等” 最通俗的解释就是 “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少,谁与我比较疏远,我对谁的爱比较少,我比较少地为谁谋利益;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多,谁与我比较亲近,我对谁的爱比较多,我比较多地为谁谋利益。法家强调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名家是以辩论名实等思辨问题为中心,是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又称 “辩者”“刑(形)名家”。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道家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与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关系最小?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B

【知识点】:

“文景之治” 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的政策。“光武中兴” 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光武帝以 “柔道” 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柔道” 是指温和安抚的治术或谋略。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 “贞观”,故史称 “贞观之治”。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在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使得唐中期的朝政趋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和恢复奠定了基础。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自:

A.《孟子》

B.《庄子》

C.《道德经》

D.《韩非子》

A

【知识点】: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实际上是说站在正义、仁义的一方,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德、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 “天时”“地利”“人和” 的阐释,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道理。《孟子》是 “四书 ”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 指的是:

A.思想纯正

B.沉迷幻想

C.没有讽刺的情绪

D.不涉及夫妻之间的情感

A

【知识点】:

孔子集中周朝以来数百年间,各个国家的劳人思妇作品,编辑选择出三百篇诗歌,就是《诗经》,集为《诗三百》。《诗经》可以按照风、雅、颂进行分类,风指地方性的诗歌,比如《郑风》《王风》《魏风》,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背景不一样,诗歌也各有各的风格;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南怀瑾先生指出,“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是思想不走弯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总结来说,就是 “思想纯正”。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孔子是个伟大教育家,教育学生孜孜不倦,也编撰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书籍,下列哪一部著作不是经过他编撰面世的?

A.尚书

B.诗经

C.春秋

D.论语

D

【知识点】: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由孔子进行汇编。“尚” 即 “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记录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诗经》由孔子编订,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 “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春秋》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的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 “传”。代表作品是称为 “春秋三传” 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句体现的是什么思想?

A.法度为治国根本

B.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C.神化王权,强调王权的至高无上地位

D.爱护环境

B

【知识点】: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道”,而 “道” 是由有无构成并相生的,“道” 既看得见,又看不见。《道德经》第二十五节中,老子第一次提到 “法” 字,据帛书记载,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通俗理解为:道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 并不是把道与自然对立起来,道是终极的、绝对的,没有 “外” ,所以 “道” 就是 “自然”。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首领被称为 “巨子” 的是哪家学派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A

【知识点】:

墨家学说的兴盛与墨家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墨家是先秦时代唯一的有严密组织和鲜明宗旨的学派。墨家学派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其首领称为 “巨子”,墨子有没有当过巨子,这个无法考证,但方授楚《墨学源流》认为墨子是墨家第一任巨子,禽滑厘(Qín gǔlí)是第二任巨子,这也只是一家之言,从先秦典籍中可考证的墨家巨子只有三人:孟胜,田襄子,腹䵍,见于《吕氏春秋》。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贤者担任,代代相传。墨门子弟必须听命于巨子,为实施墨家的主张,舍身行道。被派往各国做官的门徒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 “有财相分”。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人们常说 “三十而立”,请问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哪本著作中?

A.《道德经》

B.《论语》

C.《孟子》

D.《韩非子》

B

【知识点】:

出自《论语・为政》第二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说 “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这段话是孔子很自谦地表达自己学习、理解和运用周礼的过程。十五志学,到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个非常谦虚的人,而他的一生极力推行的,就是周礼。而这段话,就很好地符合了孔子的为人和理想。“三十而立” 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First Prev 26 27 28 29 30 Next Last Total 115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