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厚德载物” 出自以下哪部著作?

A.《论语》

B.《庄子》

C.《周易》

D.《孟子》

C

【知识点】:

“厚德载物” 出自《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形容君子的品德像大地一样,可以容纳百川。古人认为,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弟子规》开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由此可猜测,其中 “圣人” 指

A.老子

B.孙子

C.孔子

D.孟子

C

【知识点】: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这句话表达了儒家传统对人的道德从家庭伦理到社会伦理的一个发生过程,这是儒家伦理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链条。《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总叙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开篇 “圣人训” 的 “圣人”,狭义来说指的便是孔子。整篇内容由总叙扩展开来,分为七个部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大多选自于儒家经典。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以下不属于 “诸子百家” 的是:

A.名家

B.医家

C.兵家

D.佛家

D

【知识点】: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 189 家,4324 篇著作。诸子百家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而佛家,即佛教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并非中国本土学说教派。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自我辩驳、自我答辩、於辞曲折、言论诡谲” 几个词形容的是哪一部著作?

A.《公孙龙子》

B.《成龙生》

C.《指物论》

D.《尺物说》

C

【知识点】:

公孙龙是名家学说之中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公孙龙子能言善辩,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其主要思想,保存在《公孙龙子》一书中。《指物论》出自《公孙龙子》,是公孙龙子的认识论,篇中讨论了认识的特点以及认识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其为文以同一词兼表不同概念,判断中常省略主词,推理中又常省略前提、隐藏结论;其结构为提出论题、自我辩驳、自我答辩。由于其辞曲折,其论诡谲,致使全篇晦涩难懂,遂成千古之谜。《公孙龙子》中的名篇还有《白马论》和《坚白论》。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下列人群中最有可能产生 “墨者” 的是:

A.有知识的劳动者

B.有武力的劳动者

C.有知识的武者

D.有武力的游侠

A

【知识点】:

墨者指战国时期及稍后一段时期内创造和追随墨家思想的人,多出身下层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他们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人类社会有深厚的、难以为平常人所理解的爱。墨家虽然大部分由有知识的劳动者组成,但却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墨者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 “矩子”(也称 “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 “墨者”,代代相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甚至可以 “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详尽说明 “小孔成像” 的诸子百家是:

A.法家

B.名家

C.墨家

D.理家

C

【知识点】: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一整套科学理论,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成就最为突出。其中在光学方面,墨子详尽地说明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且大约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共同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并且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的性质。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小孔成像” 记录于墨家经典《墨经》中,《墨经》中有八条论述了几何光学知识,它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还说明了焦距和物体成像的关系,并且《墨经》成书的年代比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还要早,但其涵盖的内容却要丰富得多。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的是: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B

【知识点】:

墨子代表的墨家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儒家途名,墨家途利,道家途理。儒家释入世,而道家和墨家都以释出世。三者相依相成,出世入世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伟大的处世哲学。而法家只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法家学说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更偏向于实际行政。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下列思想不属于 “道家” 的是:

A.虚无

B.齐物

C.无为

D.尚同

D

【知识点】:

道家以 “道” 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虚无、守一、齐物、柔弱、无为等观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 “尚同” 则是墨家思想,意思是上天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立以为三公、万国诸侯,以至左右将军、大夫和乡里之长,社会成员自下而上尚同于天子之 “义”;并且 “上有过,规谏之”。社会成员的意愿层层上达,庶几天子及其以下的各级官吏按共同的 “义” 行事,从而实现 “天下治”。墨家在政治上提倡选任贤才,消除阶级观念,使天下大治。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孟子》一书有很多成语典故,下列选项中不是出自《孟子》一书的是:

A.左右逢源

B.不耻下问

C.浩然之气

D.心悦诚服

B

【知识点】:

“左右逢源”“浩然之气” 和 “心悦诚服” 均出自《孟子》,只有 “不耻下问” 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个故事是讲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世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 “文公” 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 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问题很简单,他也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儿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这个成语原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今天我们常用它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论语・子罕》中颜渊赞叹孔夫子的学问和道德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请问这里的 “坚” 字作何解释?

A.坚硬

B.坚深

C.坚决

D.坚定

B

【知识点】: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意思是,颜渊感叹老师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不可及;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坚深不可穷尽…… 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颜渊,即颜回,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First Prev 25 26 27 28 29 Next Last Total 522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