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Question category: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鬼谷一派虽然人数不多,但很多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下列选项中谁不是鬼谷子门生?

A.苏秦

B.张仪

C.庞涓

D.李斯

D

【知识点】:

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曾任秦朝左丞相,司马迁著《史记》,将李斯和赵高并写于《李斯列传》。李斯早年为上蔡郡的小吏,负责掌管文书,后和韩非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来都成为诸子百家中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李斯学成后进入秦国,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的舍人,文信侯很赏识李斯,任他做郎官。后劝说秦王政攻灭东方六国,被任命为长史。秦统一天下后,李斯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尊秦王政称号为皇帝。李斯主张郡县制,反对分封制;又主张焚毁民间所收藏诸子百家之书。李斯还参与了秦朝诸多制度建设,对后世影响深远。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道德经》第五章中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请问 “刍狗” 的意思是?

A.凶猛的狗

B.畜生的统称

C.一种祭祀品

D.幼小的狗

C

【知识点】: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沱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作用类似现代的花圈。祭祀前人们非常看重,但是祭祀结束后就被随手丢弃。大意是:天地对待万物是平等的,不会偏好那一个,同样圣人对待百姓也应该是平等的。这里表达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万物,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所以老子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人之所以对万物差,是因为人的主观,人的自私的观念。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诡辩的命题,如芝诺的飞矢不动,以及中国著名的白马非马。请问白马非马出自诸子百家中的哪家?

A.兵家

B.农家

C.名家

D.法家

C

【知识点】:

“白马非马” 这个命题的主要理由是,“马” 用来描述外形,而 “白” 用来描述颜色,颜色与形状属于不同范畴,所以白马不能说是马。白马是由颜色(白色)与外形(马),两种特征结合而成。如果不具备颜色(白色)这个特征,单单只有外形(马),就不能说是白马。黄马、黑马皆是马,但黄马、黑马不是白马。如果白马是马,那黄马、黑马不是马,所以也不是马,与命题矛盾,所以不成立。原文为:“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马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白马非马” 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公孙龙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诡辩家同时也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子》,除了 “白马非马” 之外,其另一个著名的诡辩命题是 “离坚白”。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孔子的 “老而不死是为贼” 的真正意思是:

A.年轻人看不惯老人的举止行为时,对老人的咒骂

B.对待一事无成的朋友,恨铁不成钢的表达

C.老年人失去劳动力力,对自己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种感慨

D.人老了,不能劳动,不能创造剩余价值,而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只有靠年轻人的剩余价值来供养。对不劳而获的老年人的一种讽刺

B

【知识点】:

出自《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一天孔子前去拜访原壤,原壤非但不出门迎接,反而叉开双腿坐着。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坐姿,很不礼貌。孔子一看老朋友这个德行,气不打一处来,训斥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懂得敬顺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可以说出口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个害人虫。” 这番话说完,原壤还坐着不动,孔子就拿拐杖轻轻敲打他的小腿。 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这个人最出名的事情是他母亲死了,孔子前去吊丧,原壤非但没有表现出哀痛的样子,反而唱起了歌。孔子的弟子们义愤填膺,劝谏孔子同他绝交。孔子却回答道:“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意思是原壤虽然在唱歌,可他心中并没有忘记母亲;老朋友就是老朋友,不能因此跟他绝交。从丧母唱歌的举动可以看出原壤本来就不是拘于礼法的人,更别说对待老朋友了,因此孔子这番话以及敲打小腿的惩戒不过是开玩笑罢了。丧母唱歌之不守礼法,比起箕踞来要严重得多了,孔子尚且不愿跟他绝交,何况遭到箕踞的待遇呢!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苏轼有词说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明自己想趁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将自己的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请问词人这种向往自然的心境与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比较相近。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A

【知识点】:

道家把自然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从本源上,直悟宇宙的生成和发展、构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自然哲学体系;从规律上,阐述天道与人事的关系,探索自然的运动,同时也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道家主张以回归自然来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审美的角度,道家认为自然是美的源泉,在人与自然的永恒的和谐之中,寻求人的精神的自由与永恒。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则之一就是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是 “道效法或遵循万物的自然”,在呼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汉武帝时期,儒学得到大力弘扬,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家繁荣昌盛,汉武帝为发展儒学教育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B.设立地方学习,广泛传播儒学

C.规定四书五经为教科书

D.采纳了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

C

【知识点】:

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 “天人感应”“大一统” 学说和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推广儒家思想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设立五经博士教授儒家经典《诗》《书》《春秋》《礼》《易》,确定中国近两千年治国儒术的主流地位,这一举措,对于后世的儒学发展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四书五经” 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起来得名的。汉朝只设立了五经博士,其中《礼》指的是《仪礼》,而不是四书五经中的《礼记》,《论语》《孟子》在汉代只作为儒学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在汉代只是《礼记》中的篇幅,但由于四书作者不同,朱熹把它们分开编定为 “四书”。所以,汉代儒学的教科书只有五经,而没有四书,而五经中《礼》与四书五经中的《礼》也不相同,所以说四书五经在汉武帝时被规定为教科书是错误的。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李白有诗云:“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休。谁能造入公墙里,如上江边望月楼。” 该诗中 “南华” 指:

A.《庄子》

B.《老子》

C.《易经》

D.《孟子》

A

【知识点】:

《庄子》又名《南华经》,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 “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等。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被誉为 “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有一人,被兵法家尊为圣人,被纵横家尊为始祖,被谋略家尊为谋圣,被名家尊称为师祖,这个人是:

A.荀子

B.李耳

C.王禅

D.庄周

C

【知识点】: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他通天彻地,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他为王禅老祖。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诸子百家之中有一家学派 “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尖断。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该学派是:

A.阴阳家

B.小说家

C.道家

D.纵横家

D

【知识点】:

纵横即合纵连横。纵横家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记载:“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风俗通》记:“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游说开合有度、纵横自如。没有不可以去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会成功的事情。

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2024-试题集 单选 中华文化

“亡羊补牢” 与下列哪句话有类似的意思?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

【知识点】:

“亡羊补牢”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而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一句出于《论语 微子》中 “楚狂接舆” 的故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楚狂接舆的形象有点儿嬉皮士味道,一路唱着一路跑。但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两句,成为了后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合于孔子在《八佾》篇里所说的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的精神。人应当放下过去,着眼当下和未来。与 “亡羊补牢” 有相近意义。

First Prev 10 11 12 13 14 Next Last Total 305 pages

Copyright: ChinesePlus, 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