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搭建中外交流的盛大舞台

 来源:中国日报网     |      2018-08-09

  8月4日,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长沙落幕,来自全球118个国家141个赛区的152名选手,在为期近一个月的复赛与决赛中比拼了汉语“功夫”。今年是“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连续第十一年在长沙举办。本届比赛以“天下一家”为主题,以“中外交流”为核心理念,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根据规则,选手们采取机器作答,按洲别分组,各组按参赛人数比例晋级,复赛成绩与“过桥”比赛分数按比例相累加,优先达到100分的选手晋级。题目涵盖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等汉语知识题目,主要考察选手对中国历史、文化、国情等熟知程度。

  据了解,本届“汉语桥”比赛选手人数创历史新高,中文水平也比往届更高。7月10日,经过复赛的紧张答题比拼,全球30强晋级选手诞生,并获决赛资格。其中大洋洲组4人,非洲组6人,美洲组6人,欧洲组7人,亚洲组7人。未晋级选手前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橘子洲和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进行游学体验。

  7月27日,经过以“智慧生存”“通联世界”“绿色家园”“探索未来”等为主题的八场中文“修炼”后,来自大洋洲组的司腾,亚洲组的关惠敏,非洲组的丁家明,美洲组的柯鲁瀚和欧洲组的鲁斯兰智取全球五强席位。

  与往届不同,今年“汉语桥”创新性地打造了“汉语大课堂”:将课堂搬进舞台,打造趣味课堂、快乐汉语。由“汉语桥”全球30强选手组成国际化“汉语大课堂”的学生,他们身穿校服装坐在自己专属课桌上。主持人陈铭担任“汉语大课堂”的班主任,李莎旻子任课堂辅导员。

  课堂上,北大才女、APEC青年代表李晓萱,跨国夫妻江南和王帅以及汉字叔叔给选手们带来考题。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汉字叔叔”理查德•希尔斯,虽然是美国人但今年68岁的他跟汉字结缘已有40多年。因为痴迷于中国汉字,从1994年开始,他就全情投入汉字电脑化,创办了汉字字源网站“Chinese Etymology”,为了完成自己的汉字梦,他花光了近乎所有的积蓄。到现在为止,他的网站上已有96000个古代汉字字形,他还分析了8105个简体字,以及它们的繁体字及构件。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中文热,孔子学院课堂遍布世界各地,为各国民众提供了学习中文的平台。大学生作为引领潮流的群体,走在学中文的前列,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参赛人数逐年攀升。毋庸置疑,汉语桥搭建出了中外交流的盛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时尚、炫目而又富有内涵的民间外交。

  黄健秦:一位对外汉语教师的中外交流史

  今年40岁的黄健秦是一位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曾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工作17年,今年转业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他拥有众多标签,既是国内众多高校的教授,也是“汉语桥”比赛命题组专家,今年的比赛,他选择了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一名出题官。

  据了解,今年的比赛,赛事组委会会要求出题官按照自己的身份特性设置考题,所以黄老师带给选手们的是一道深度理解题。“学习汉语不仅仅是表面的,虽然表层的语音很重要,但是深度的理解,比如说对一些中外相通的思想或谚语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黄老师说。

  在他看来,“天下一家”就是从民心相通到语言相通,而语言相通离不开对语言的深度理解。

  拥有如此多的头衔或标签,黄健秦最在意的还是“教师”这一身份,他的学生遍布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已在各行各业颇有建树,其中一些学生更是成为了外交官和最高翻译。

  “我的学生里面有朝鲜、泰国、孟加拉国、津巴布韦、缅甸、蒙古、埃及等七个国家领导人的翻译,还有很多是外交官,还有的回国当中文老师,他们都对华都特别友好,这些学生在中国学习过,他们有成就。他们对汉语的理解比较准确的话,他们的翻译就不会出问题”黄健秦告诉记者。

  在“汉语桥”课堂上,黄老师给同学们传授了自己执教多年所总结出来的独特发音技巧,希望能借此机会帮助各位同学提高自己的汉语发音能力。黄老师表示:“汉语不是水波纹,而是峰峦叠嶂的语言,像山和山谷,抑扬顿挫。汉语是有节奏的美,像音乐一样流淌不息。”

  出题官和选手畅谈“汉语缘”诉“中国梦”

  来自澳大利亚的中国女婿:江添文(Tim Clancy)

  江添文(Tim Clancy),32岁,今年“汉语桥”比赛的出题官。对于与汉语的情缘,他有这样一段描述:

  “我高中在澳大利亚没有学过外语,大概是大学第一年开始接触汉语,因为有一些同学是在澳大利亚长大的华裔,还有一些中国的留学生,我逐渐开始对方块字感兴趣,自己看一整本中文漫画,在不配英文的情况下,用词典翻译大概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后来我发现在悉尼创立了孔子学院,去上过几门课,但大部分是自己学的。”

  对于汉语的推广和习得,他也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他表示,如果能深入当地社区多做一些文化交流的活动,种下一颗语言的种子,慢慢地接触了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可能产生的效果会更好。同时,他颇有心得地说:“中文是挺难的,从零基础到很顺畅的阅读一份报纸,看完然后理解进去,每天认真地培养中文能力的情况下需要五年。”

  江添文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妻子是在江南名城杭州认识的,在某种“缘分到了”的机缘巧合中,他和这位中国姑娘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

  目前他在中国教育部的资助下,在浙江大学读临床医学。他表示,他一边在带孩子,一边做公益。他很喜欢“又美又抽象”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一定要有时间才能去体会,慢慢品味”江添文说。

  “答错的时候就是秘鲁好笨,答对的时候:秘鲁!秘鲁!秘鲁!”

  21岁、学汉西翻译专业的安皓宇(Luis Antony Gonzalez Silva),来自南美洲西部的秘鲁。据他透露,是他妈妈看到中国在秘鲁的投资越来越多,然后“撮合”他与汉语结缘。没想到,一开始出于过上好日子的动机,逐渐变成真正爱上汉语这门语言。当他听说一位同学去年参加“汉语桥”比赛获得了好成绩,他也产生了来这个大舞台绽放的念头。

  “我现在想当翻译,然后来这里(中国)读研究生,然后来这里工作,这是我以后的计划”他自信地告诉记者,同时也回忆起第一次来中国的感受,那是2016年夏天,他前往中国北方的一所高校学习。“来这里读了一年,然后回秘鲁,但是我不断地在想回这里,因为我真的非常喜欢中国,我还认识了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好朋友。在秘鲁参加‘汉语桥’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想得到第一名,也非常荣幸地代表秘鲁来参加‘汉语桥’决赛,可是压力也很大,因为我的后面就是我的国旗,所以我答错的时候就是这个秘鲁好笨,答对的时候:秘鲁!秘鲁!秘鲁!”安皓宇动情地说。

  对于学习汉语,安皓宇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喜欢读书,对中国文学却完全陌生。“我看的第一本中文书是中文版的哈利波特,然后我们的教材里面有一段三毛的文章,她有一个撒哈拉的故事,虽然教材里只有四段,但故事很有意思,我买了那本书。我还看过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看到最后,我都哭了。”

  安皓宇或许不知道,他的秘鲁老乡、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传入中国,略萨发扬光大的“结构现实主义”对余华、莫言这一代中国作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明的交流,从来都呈现一种双向互动的状态。